30-40

仲淹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下意识读了出来:“聚宾楼,引仙酒,不喝白来东京游。”

  韩琦问道:“这是什么?”

  “广告啊,殿下说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汴梁日报一日就要卖出去近一万份,还多是卖往各个衙门官邸,就是只有百一见到这个广告生出了兴趣,也够聚仙楼的东家好好赚上一笔。

  “现如今哪怕是樊楼,上了最新的菜式,有了新的歌女,也会使银子登上一个广告,好让东京城的百姓们知道。”

  范仲淹隐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

  因为这是一个很正向的循环。

  买报的人就图报纸一个消息新,不至于失了吹嘘的本钱,登广告的就图报纸发行量大,能够招徕更多的生意。

  只要形成了正向循环,赚到的银钱就指定少不了。

  只是他生来谨慎,还是忍不住问道:“具体每月能赚多少呢?”

  这下王贡就挠头了:“这我可说不准,现今招广告那一摊子事都是李玮带着一些皇城司兵卒的三亲六故在忙活,反正肯定不少。

  “先前薛、梁两位大动肝火,也是因为这月的广告抽成的工钱没有对上数。”

  范仲淹回想起先前听到的数字,二十三贯……

  这得是多大的数额,才能轻松有了二十三贯的差额。

  他已经在心内决定,这边报的总编辑,他当定了。

  他倒要看看,这么五份报纸的运转,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利润。

  至于皇城司是天子心腹,拉拢皇城司很有玄武门的嫌疑,他直接抛到脑后没有去想。

  当今官家是仁弱了些,但还未失去对朝局禁军的掌控,肯定是知道这些事的。

  知道了却没阻止,那就意味着是默认,或是有其它作用。

  与此同时,赵昕正坐在垂拱殿的赵祯御案上,一本正经道:“爹爹字写得极好,儿子想求爹爹一副墨宝。”

  赵祯失笑道:“不是已经给了你许多字帖吗?怎么还要求,是临摹完了?你还小,可以慢慢来,不要为此伤了指骨。”

  赵昕小脸原是绷得紧紧的,闻言忽得露出一些心虚来:“不是字帖,是墨宝。”

  赵祯不知宝贝儿子这又是闹哪一出,只是好脾气地说道:“好好好,墨宝,上次从朕这求了边报两个字去,这回又要什么啊?”

  赵昕不答,只是赶紧招呼张茂则布置笔墨纸砚。

  一直等张茂则忙活完了才说道:“儿子想求爹爹讲武殿三字。”

  赵祯的脸唰一下变了颜色,好半天才说道:“最兴来,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第36章 重振武事

  也就是腰带不够长,不然张茂则真能立刻吊死在垂拱殿。

  太子殿下,我认您是我祖宗还不成吗?千万别十次里有九次是冲着他这个做奴婢的人来了。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倒是赵祯已经快习惯了宝贝儿子这个零帧起手,贴脸开大的操作,挥挥手让以张茂则为首的一众内侍退下。

  张茂则如蒙大赦,忙不迭往外去了,还很贴心地带上了殿门。并打定主意,除非是辽人再启战端,否则绝不允许任何人进去打扰。

  只是他也很好奇,太子殿下这回能说服官家改变重文轻武的国策吗?如果能,又会用什么理由呢?

  *

  垂拱殿内。

  这回换成了赵祯一脸严肃的模样,一双眼紧紧地盯着赵昕,似乎是想看进赵昕的心里,想知道赵昕究竟在想什么,背后又有什么目的。

  此时的他是君王在前,父亲在后。

  可惜这次他又一次毫无悬念地败了。

  赵昕一点不带怕的,甚至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努力伸长小胳膊拖了一碟子点心过来,旁若无人地开始嚼嚼嚼,一副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走了的模样。

  赵祯只得再度开口道:“你知不知道讲武殿这三个字代表什么?”

  “知道啊。”赵昕一脸你别小瞧人的模样,“宋师傅最近有给儿子讲本朝沿革,儿子学得不错。

  “讲武殿属本朝旧制,只不过在太宗时期改为了崇政殿罢了。”

  “你既然知道崇政殿是从讲武殿改过来的,岂能不知先辈之意?”赵祯咬牙切齿,一副快要压不住胸中火气的模样。

  但他到底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深恐宋祁因为君臣之别不敢教授文字记录下的帝王心术,于是干脆把话摊开来讲:“世人皆谓本朝重文轻武,但你可知这一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赵昕停止了嚼嚼嚼,他知道,话聊到这就是要上强度了。

  果然赵祯根本不等他回答,继续说道:“最兴来,你记住,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五代乱世,人伦不存,武臣倚仗刀兵,动辄造反,人命如草芥朝露,旦夕即丧。

  “及至周朝世宗崩,主少国疑,不足以担天下,本朝太祖才不得已接社稷重担,为使天下河清海晏,才总结历代衰亡,承继过往君主之愿,大力削弱武将职权。”

  赵昕听得直撇嘴,老爹你是会说话的。

  但得国不正就是得国不正,说再多也没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