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来是少年

  一碗热粥下肚,朱国强身子热了起来,身上的气力也在一分一分地恢复。

  “和垚哥,你再吃点!”

  女孩满脸笑容,拿起桌上的酥油饼,递给了朱国强,又拿起桌上的瓷壶,给他倒了一碗热水。

  “和垚哥,我阿爹的身子虽然拉了回来,但是……头还在城墙上挂着。我大哥叫了家纯哥、国豪哥、行中哥在村西口的城隍庙碰头,商量着今夜动手,抢回我阿爹的人头!”

  女孩低声细语,朱国强一边吃喝,暗暗吃惊。

  “妹子,我受了惊吓,脑子有些糊涂,好多事都忘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半夜抢人头,这可是犯罪啊!

  不过,和美女说话,空气都要温柔许多。

  “和垚哥,你没事吧?”

  女孩惊讶地问了起来,清澈的眼眶里,满满的关切之情。

  “我没事,你接着说。”

  在得到朱国强确切的回答之后,女孩这才说了下去。

  女孩啰啰嗦嗦说了半天,朱国强大概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他附身的年轻人叫王和垚,农家子弟,芳龄十七。

  女孩叫郑宁,她的哥哥郑思明,以及同村的几个少年孙家纯、赵国豪、李行中,包括王和垚,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

  郑思明和郑宁,两兄妹的父亲今天进城,恰好碰到官府追查乱匪,刀枪无眼,郑父不幸成了刀下游魂,就连脑袋也被割掉,挂到了城墙上,以乱匪论处。

  “那你怎么不找官府去说明此事,为……叔父讨个公道?”

  朱国强一阵尴尬。

  自己适逢其会,竟然也被吓傻。

  “和垚哥,这事……”

  这次,轮到郑宁脸上不自然起来,很快又变的愤愤然。

  “鞑子人面兽心,没一个好东西!都是狗官!”

  官府还没有查出来她阿爹的身份,要不然,她兄妹也要遭殃了。

  “现在是那一年?”

  朱国强思索着问道。

  “和垚哥,你……”

  郑宁眼圈发红,继续说道:“和垚哥,今年是康……”

  “垚儿,你醒了!”

  郑宁的话被打断,朱国强的“父母”,满脸笑容走了进来。

  屋里的说话声,已经惊动了他们。

  “……阿爹、阿……母,我没事了,只是还有些头痛。”

  朱国强吃完尚有余温的酥油饼,左看右看,没有餐巾纸,只好用手擦了擦嘴。

  王父头戴四方帽,身披青衫,四旬左右,人长的高大英俊,风流儒雅,下巴的胡须让他不仅没有显老,反而沉稳了之分。

  王母倒是一副江南女子的温婉模样,30多岁,虽是粗布衣裳,但身材修长,优雅端庄,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

  “头疼,那你赶紧歇息一下!”

  王胡氏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垚儿,你先歇着,让你阿爹去热一下鸡汤。”

  “好,我马上去!”

  王父点点头,看了一眼“儿子”,转身就往外走去。

  “父母”的举止看在眼里,朱国强微微有些吃惊。

  看起来,自己的“阿爹”似乎有“妻管严”的嫌疑。不过,自己的“阿母”秀丽优雅,也不像是个悍妇。

  “阿母,我已经没事了,你不用担心,赶紧歇着去吧。”

  朱国强有些尴尬,只想避开“亲人”。

  他掀开背子,下了床,站起身来,显示自己身体并无大碍:“阿母,我和郑宁说些事,就歇息了。”

  “好好好!你别乱走,再躺一会!”

  王和垚安然无恙,王胡氏喜出望外:“那好,你少说一会,注意自己的身子!”

  王胡氏看了一眼儿子和忐忑不安的郑宁,眉头微微一皱,走出了房门。

  “郑宁,那你找我是……”

  “父母”相继出去,朱国强赶紧问了出来。

  借着灯光,他往院中看了看,发现“母亲”王胡氏就坐在屋檐下,面对着院里雨中的翠竹静立,不知在想着什么。

  “和垚哥,你是读书人,脑子灵光,我想听听你的主意,看怎么样才能把我爹的人头抢回来,入土为安。”

  郑宁看了看门外,小声说道。

  “人头在那里……那座城门……”

  王和垚转过头来,结结巴巴问道。

  他两眼一抹黑,确实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那座城门。

  况且,把人头抢回来,没有点虾兵蟹将,就靠几个少年人,恐怕是太过天真了些。

  郑宁看和朱国强,心里很是失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