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皇帝的决定

御花园撞见太子与阜阳王偷喝御酒,两个少年醉倒在梅林里,皇帝却命人用自己的狐裘给他们盖上。

  \"大人,该歇息了。\" 书吏轻声提醒。左都御史猛然惊醒,将奏折揉成一团扔进炭盆。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看见纸团上 \"废立\" 二字在火中扭曲,仿佛当年那两个在雪中追逐的皇子。

  与此同时的长公主府内,赵先生展开新绘制的宗室图谱,用朱砂笔圈出太子独子与阜阳王长子:\"公主请看,这两位殿下皆年满十七,且生母家族......\"

  宗人府。太子不愿卧榻,而是蜷缩在地板上,听见头顶传来轻响。他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下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 —— 是父皇的贴身侍卫统领总管商直。

  \"殿下,\" 商直将食盒放在石桌上,\"这是陛下新赏的西湖龙井。\"

  太子打开食盒,却发现底层压着一本装帧古朴的《惇叙录》(注1),扉页上有皇帝朱批:\"朕待汝如高宗待弘,望汝能解《惇叙》深意。\"

  另一边的阜阳王,则是奉旨连夜出了京都。阜阳王的马车在风雪中辘辘前行。车窗外,御前侍卫的火把连成一条火龙,照得雪粒如同金箔般闪烁。他掀开帘子,最后看了眼灯火通明的朱雀大街,忽然发现所有店铺的幌子都换成了素色 —— 这是京都百姓对他 \"屠城\" 恶行的无声抗议。

  \"王爷,该服药了。\" 贴身侍卫递来青瓷碗。阜阳王接过碗,却在触碰到碗底时浑身一震 —— 碗底刻着极小的 \"惇\" 字,与《惇叙录》书名暗合。

  本章注解:

  注1:《惇叙录》典出《尚书?皋陶谟》\"惇叙九族\",取敦厚和顺之意,历代多用于记载宗室礼法。本书是虚构的朝代,但也是借用古书来起到教育之意。皇帝选择此书,既符合 \"自省\" 的处罚名义,又暗含希望太子反思父子兄弟之道的深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