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多方掣肘,军事理念推行之困
一躬,眼中满是感激:“先生大义,本王铭记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早朝,裴耀卿在皇帝面前巧妙地提及了盛王的军事理念,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既肯定了盛王的创新精神,又委婉地表达了对某些方面风险的担忧。
李隆基听后,脸色阴晴不定,似乎有所动摇。
李豪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之机。
回到府中,李豪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矛盾。
他思考着是否要改变策略,以更温和的方式推行自己的理念。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失去理念的核心价值,削弱改革的效果。
他紧锁眉头,内心挣扎不已。
窗外,夜色渐深,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下地敲击着他的心房。
“殿下,”侍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杜佑大人求见。”
李豪猛地抬起头,他快步走到门口,沉声道:“让他进来。”
李豪看着侍卫通报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恢复镇定。
杜佑的到来,或许能为他带来新的转机。
他迅速整理了思绪,迎出了书房。
杜佑步入书房,眼中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这位博古通今的史官,一向以严谨着称,对盛王的新式军事理念始终持怀疑态度。
但今日,他却主动前来,让李豪心中生出几分好奇。
“杜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要事?”李豪拱手问道,语气平和,但眼中闪烁着一丝敏锐。
杜佑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殿下,老夫今日前来,是想听听你对现代军事理念的说明。你曾提到过的那些新式武器和技术,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李豪心中一喜,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激荡情绪都化作眼前这一封沉甸甸信纸。
他双手微微颤抖,将那封早已备好、凝聚着他无数心血信件递向杜佑。
这封信,承载着他对于大唐未来命运期许,也寄托了他对这位老者信任与期望。
信纸上,每一个字都仿佛跳动着火焰,那是李豪对现代军事理念深刻理解与热切渴望。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现代战争中战略战术精妙运用,如同在杜佑面前展开一幅波澜壮阔战争画卷。
那些闻所未闻武器装备,在李豪笔下仿佛拥有了生命,闪耀着冰冷而致命光芒。
后勤保障,这个被无数人忽视环节,在李豪眼中却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
他用一个个鲜活例子,向杜佑阐述着后勤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让这位饱经风霜老者能够理解并认同。更重要,李豪将这些超前理念与大唐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他并非简单地照搬,而是在深入研究了大唐军事现状后,提出了针对性改革方案。
每一个建议,都经过他反复推敲,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最大效能。
李豪目光灼灼,他渴望从杜佑眼中看到认同,看到希望,更渴望与这位老人一起,为大唐开创一个崭新未来。
这封信,不仅仅是一份军事改革方案,更是李豪内心深处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热爱体现。
他将自己所有智慧与热情都倾注其中,只为大唐能够更加强大能够屹立于世界之巅。
杜佑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显然被信中的内容所触动。
李豪耐心等待,心中祈盼着杜佑的认同。
良久,杜佑放下信件,抬起头来,老夫愿意将此信呈给圣上,看能否让圣上重新考虑。
”李豪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谢:“多谢杜大人成全,我大唐的未来,定会因此而更加辉煌!”
送走杜佑后,李豪立刻写了一封信,将同样的内容详细地阐述给哥舒翰。
他将信封好,亲自交给信使,吩咐道:“火速送往哥舒翰将军府邸,务必确保将军亲自收到。”
几日后,哥舒翰的回信终于到来。
信中,哥舒翰对盛王的军事理念大为赞赏,甚至邀请他到军中,给年轻将领们讲学,进一步推广这些新式理念。
李豪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决定亲自前往军中。
他整装待发,带着几名亲信,踏上了前往军营的路途。
然而,就在他行至半途时,空气中突然弥漫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前方的道路上,一群黑衣人突然现身,手持利刃,显然是有备而来。
李豪心中一凛,迅速让亲信们布阵防御。
他紧握长剑,眼神坚定,心中却在飞速思考应对之策。
“殿下,小心!”一名亲信高声提醒,随即一刀迎向面前的黑衣人。
战斗中,李豪深吸一口气,胸腔内仿佛燃烧着一团烈火。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