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
梁益上前几步,看到她因为捡碎片而被扎伤了的手,叹口气:“奶,别骂了,一会儿我去买一摞碗回来就是。”
“买碗不要银子啊。” 老太太中气十足,“别说是用你自己的钱,你从小长到大,读书这么多年,全靠家里人养着!少在这里充大方。”
梁益有时候也挺烦家里这些嘴碎的长辈,拉着赵朵儿就进了屋子。
赵朵儿对于他的贴心很受用,十分的委屈瞬间消散了大半。
老太太看到孙子这般护着媳妇,气得直跳脚:“我就知道这女人是个狐狸精,她没安好心,故意撺掇得你不敬长辈……还说我脾气不好。你去周围这一片打听打听,谁不说我是个和善人?我那么好的脾气,遇上姓赵的就爱念叨,这根本就不是我有毛病,是她有问题。”
梁益在屋中给赵朵儿包扎,听着外头老人家的话,心里挺烦躁,好在老太太还知道家里有读书人,嗓门不算大。
“老人家心疼东西,你别放在心上。”
赵朵儿苦笑:“阿益,我真的没想到嫁给你以后是这样的日子。”
当初爹娘说她嫁给梁益一定会后悔,还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那会儿她嗤之以鼻,如今才知,长辈的话有道
理。
梁益动作微顿:“你后悔了?”
赵朵儿沉默。
梁益想到怀中的银票,出声道:“这样下去不行,你明明是官家之女,她们却非要把你当普通妇人一样安排,你不该过这样的日子。我……她们是长辈,我也不可能时时守着你。咱们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
赵朵儿看他说得煞有介事,好奇问:“什么办法?”
“咱们和离。”梁益一脸认真,“和离是假的,吓唬他们一下。省得他们以为官家之女和那些普通人家长大的姑娘一样好管教。快点跟我吵,吵完了我给你一张和离书。”
赵朵儿眼睛一亮:“可以吗?”
她心里想的是,什么真和离假和离,只要和离书一写,那就是真的。再想要和好,她会慎重考虑。
或者,拖上个一年半载,实在找不到好人家了再说。
梁益看她亮亮的眼神,心里说了一句抱歉,他并非不知道赵朵儿过门以后受的委屈,只是他夹杂在长辈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母亲有跟他谈过,现在教好了赵朵儿的规矩,以后他们夫妻单独过日子时,他会很省心。其实他也认为赵朵儿过分娇气了些,不像是个过日子的人,所以默认了让家中长辈压赵朵儿的脾气。
瞧瞧,这肯定是被压得狠了,恨不能立即就吓唬长辈。
接下来,夫妻俩人吵了一架还大打出手。
赵朵儿哭着诉说自己嫁入梁家以来受到的委屈,一开始是装模作样,后来是哭得真情实感。越是回忆就越是后悔,她当时在嫁入威武侯府以后就不该折腾。
好歹段明泽对她的感情很深,那会儿她还是威武侯世子夫人,又有面子又有里子。如果婚约没退,她成为世子夫人以后回娘家,绝对是全家的座上宾,就是亲爹跟她说话,也会客客气气。
哪儿像现在,连赵家大门都进不去。
梁益看她哭了,沉默半晌:“终究是我对不住你,若你继续留下,肯定还要受这些委屈。只怪我没本事让你过好日子,我放过你。咱们和离……愿娘子以后遇上一个贴心人。”
赵朵儿眼泪滚滚而落。
夫妻吵架正常,梁家其他的人都躲在各自的屋子里看热闹,听说夫妻俩要和离,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往大了说,梁家有赵大人做亲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往小点说,梁益再娶媳妇是要花钱的,银子可都是公中来出!
“梁益,我看你是疯了,朵儿嫁进门来又没犯过大错,你凭什么撵她出门?”
“是啊是啊,赵家养大的闺女,可不是给你这么糟蹋的。小心赵大人锤你。”
“朵儿,你快认个错。”
……
赵朵儿看着众人焦灼的神情,心下冷笑,她觉得自己闹迟了,早该闹着和离的。
“我和梁益来往几年,拼着被爹娘不喜非要嫁给他,对他算是仁至义尽。我和他的缘分,到此为止了。”
梁于氏觉得儿媳妇太娇气,太懒,还不太会干活,往日里特别嫌弃赵朵儿,可得知儿子儿媳要和离,她立刻就丢下手里的活计往家里赶。
小夫妻俩是铁了心不过日子了,梁于氏到家中时,和离书已写,赵朵儿连行李都收拾好了。
“朵儿,你这是要去哪儿?”
赵朵儿原本想回娘家的,可梁益说,她这大喇喇回去,若是进不了赵家的门,会被旁人笑话。还不如先去外头的客栈住上几日,找个亲戚透露她和离的消息给赵家。
如果赵家愿意原谅她,自然会派人去接她。若是还生气,不派人出面,那她也不用回去试探,省得丢人。
赵朵儿觉得这话有理,看见梁于氏匆匆赶回,她冷哼一声,抬步就走:“你管我去哪儿呢?你们娘家的饭碗太难端,从今往后我不再是你们梁家的人,少端出那副高高在上看不起我的嘴脸。”
梁于氏觉得这话难听,可儿媳妇都要跑了,她也顾不上计较,劝道:“朵儿,我这脾气急,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但我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对你没有坏心思,阿益那个混账,回头我熊他,让他给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