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也别操心了,哪怕二哥不管,三哥会给他们养老。若是三哥太忙,还有我呢,如今我的院子就在爹娘的隔壁。爹娘生病了,我会给他们请大夫,动不了了,我会找人伺候,你顾好自己就行。”

  温云起呵呵:“够体谅你了吗?”

  周大南哑然:“胡闹!我是家中长子,该给爹娘养老,用不着你们。”

  听了这话,温云起一脸惊奇:“你所谓的养老,是指等爹娘百年之后回家给他们办丧事吗?”

  周大南无言以对,他抹了一把脸:“老三,我能力有限,不配做爹娘的儿子,也不配做你们的大哥。现在我有妻有女,得为他们考虑,想来爹娘能理解我。”

  “是能理解啊,他们从来就没有责备过你,也从来没到城里来打扰你,以后也不指望你养老送终。你还要怎样?”温云起面色淡淡,“亲戚嘛,大家合得来就多走动,合不来就少走动。我看不惯刘家人的嘴脸,不打算在与他们来往,以后他们家红白喜事,不用再告知于我。”

  周大玉接话:“也不用跟我说了。”

  反正她从头到尾在乎的只有自己的亲大哥,至于刘氏……她早就知道大嫂看不上自己。三哥说得对,互相看不惯,没必要强行相处。

  温云起拦下一架马车,带着周大玉走了。

  看着马车离去,周大南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心头特别难受,不知道杵了多久,才慢慢往回走。

  刘家的馄饨摊子是真忙,包馄饨需要用到的肉和小葱之类,都有屠户和菜农送过来,其余油盐酱醋和碗筷,又有杂货铺送货。

  刘母刚才说要去买葱,不过是借口罢了。

  周大南回到摊子上时,一家人都在,他心神不宁,刘家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这会儿过了饭点,摊位上只有两个客人,刘氏阴沉着脸:“她爹,三弟和小妹这是何意?当面甩脸子,是打算以后都不与我们家来往了吗?”

  要说周大南对于自己一年到头只回一两趟家之事没有怨气,那绝对是假话。他知道自己忙忙碌碌是为了自己和一双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将那些怨气压下去了而已。

  此时听到妻子的话,他心中所有的怨气喷薄而出:“对!大玉说了,她自己建了宅子,以后不再和刘家走亲,老三也是这个意思。”

  刘氏确实看不下乡下的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也想过甩开那些穷亲戚,可他们主动断绝关系,她心里是又愤又怒:“不走就不走,谁还缺他们一份礼?住得那么远,走一趟耽误半天,不走亲,我还能多卖几碗馄饨赚点银子呢。”

  正在收拾桌椅的周大南听到这话,忽然就爆发了,狠狠把手里的凳子砸在地上,吼道:“银子银子,你眼里只有银子了是吧?那是我的亲爹娘,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妹妹!我不求你对他们多客气,一年见不上两回,你好歹装也装得热情一点啊。你自己板着个脸,不拿他们当正经客人,反而还怪他们对你态度不好。”

  周大南说到这里,抹了一把泪,“长嫂如母,我没要你照顾多他们,只希望你像对待前来吃馄饨的客人一样,给他们倒杯茶,招呼两句,把他们面前的桌子擦了……罢了罢了,不来往也好,省得他们看你的脸色。”

  “我……”刘氏怒火冲天。

  刘母眼看事情要糟,忙道:“大南,胜男被我们宠坏了,你别生她的气,回头我熊她,下一次她一定不会这样了。”

  “没有下次了。”周大南又抹了一把泪,将方才砸出去的凳子捡了回来摆好,“他们不想看人脸色,已经说了不会再来。”

  刘母也没想到那乡下来的兄妹二人居然会说翻脸就翻脸,原先挺好说话的人,怠慢也就怠慢了……性子说变就变,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

  “这事怪娘!娘给你道歉。”

  周大南哪里当得起?

  恰巧又有客人来,周大南急忙忙去煮馄饨。

  刘氏知道自己过分了些,心虚地上前拿勺子:“我来煮,你去歇会儿。”

  周大南不给她勺子,还一把夺了回来。

  刘氏恼了:“你是不是要跟我闹?我是太忙了,还没来得及招待……”

  周大南有些心寒:“别说了,娶你的人是我,你们家如何看不起我,那都是我活该。但我弟弟妹妹不欠你的,咱们做夫妻六年,大家有来有往,他们没有占过刘家的便宜。”

  刘父一脸不悦:“大南,当初胜男选你,我不答应,原是想招上门女婿……”

  “我现在和上门女婿有何区别?”周大南把勺子丢到了锅里,“孩子跟了我姓周,你们改回去吧。”

  勺子落到锅中,溅起一片水花。

  前来吃馄饨的客人都吓了一跳,对视一眼后,也不吃东西了,说了一句不要,起身就跑。

  做生意的人不该在有客人的时候吵架,会影响家里的财气。

  不等刘家夫妻骂人,周大南抬步就走。

  这一下,刘家人傻眼了。

  刘母皱了皱眉:“当初我就说,入赘就是入赘,和入赘差不多是不行的。那周家的人来一趟就吵一架,当天不吵,过后那几天也要吵,几年了都是这样。”

  刘父训斥:“你少说几句吧。你们母女俩也是,给人倒碗茶能怎地?”

  “那是晚辈,我倒的茶,他们敢喝?”刘母冷哼一声,“毛病!赶紧把馄饨捞出来,坨在锅里还得重新烧水。”

  刘氏坐在凳子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