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这样的态度一出,焦急的白玉宝瞬间冷静了下来。

  “你走吧,以后别再来了。”高定财面色复杂。

  白玉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即便你不救我娘,我还是你亲儿子……”

  “你不是。”高定财一想到方才特意过来跟他的说话的儿子,心里就一阵愤恨和……屈辱。

  儿子主动过来,他很高兴,结果那臭小子一张嘴就说白玉宝不是他亲生儿子,是杨氏和她娘家一个表哥生的。

  杨大林亲自作证,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高定财这会儿看到白玉宝,就有一种被愚弄的愤怒,眼看着孩子傻呆呆的,一怒之下,伸手一推。

  白玉宝摔倒在

  地,高定财却不打算伸手扶人,冷漠地起身离开。

  “爹!”

  高定财身子顿了顿,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

  他为这孩子付出了许多,难得听白玉宝叫一声爹。以前他会很高兴,现在嘛,他只感觉自己是个蠢货。

  杨氏跟了那位白爷,一开始温云起还看得见她,没几日,白爷的队伍里都没有她的身影了。

  不用问,绝对是凶多吉少。

  *

  月黑风高的夜,温云起半夜起身,与胡文思一起在黑夜中狂奔,找到了白爷后,干脆利落地将其抹了脖子,还把人挂在了大树上,写了他做的坏事。

  此事闹得挺大,逃荒路上的众人好多都听说了,会认识的人还把那张纸上的话读给了众人听。于是,逃荒路上众人愈发戒备小心。有不少想要寻求庇护的女人都变得谨慎,宁愿一群人结伴要饭,也不肯在路上随便找人托付终身。

  原本温云起就不打算放过他……这位白爷,明面上和他的那个姘头做皮肉生意,借着这个由头收女人,实则上,那些女人都变成了肉。

  不止白爷一个人这么干,温云起去江南这一路,但凡听说类似的事,只要确定事情属实。他就会凌厉出手。

  出事的人多了,其他那些有心人也收敛了许多。

  三个月后,赶在年前,温云起一行人终于到了江南。事实上,越往南走,水的价钱要便宜一些,后来渐渐都不用花钱买,有些不愿意再奔波的人家,找了一个不会缺水的村子暂住或者长住。

  结完账,温云起拿着银子在江南的郊外村子里买了一片地修建宅子。

  他挨着修了三个院子,兄妹三人挨着住。即便是高冬儿,日后也是招赘,而不是出嫁。

  江南果然不缺水。

  高大伯得知侄子侄女有银子安顿后,心下特别羡慕,也厚着脸皮登门求收留。

  “志毅,你们有地方住,我们能不能……”

  如今母子四人还住在一个院子里,边上两个崭新的院落都是空的,家具齐全,青砖瓦房,院墙都是青砖。比他们家乡的房子要好得多。

  江南府没有旱灾,此处有衙门管辖。面对源源不断来逃难的众人,他们不许进城,但是周边镇子都有水……事实上,江南府外百多里处,就已经不缺水,真正到达府城外的灾民很少。

  温云起不让其他人出面,一人立在门口:“不能!”

  被拒绝本就在高大伯的意料之中,他面色难看:“你们不收留,我们就只能被冻死。”

  温云起呵呵:“如果你们真的快冻死了,我会管的。”

  救急不救穷,高大伯原先在村子里就混得不错,同龄人之中也得几分尊重。他只不过是习惯了哭穷而已。

  看着大门关上,高大伯扭头看身边的弟弟,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你跟个锯嘴葫芦似的,那是你亲儿子,你要求他奉养,难道他还能把你赶出来?”

  高定财是看到了气派的院子没反应过来,也是儿媳妇在边上,他不大好意思。那他也没想到儿子关门那么快啊。

  第142章 逃荒路上的兄弟(完)

  看见了儿子们住的院子, 高定财特别后悔自己过去那些年和杨氏拉扯不清。

  如果他好好和妻儿过日子,或者是及时和杨氏撇清关系,那他也能住青砖瓦房,还能照顾一下大哥……若是大哥一家都住他的院子, 想来大嫂也不敢阴阳怪气。

  是的, 不管孔氏有多嫌弃自己的小叔子, 高大伯还是坚定地将弟弟带在了身边。

  兄弟俩一路过来, 这几个月里, 高定财虽然没被哥哥抛下, 却也受了不少大嫂给的委屈。

  江南府很是繁华,身处其中,很难想象一桶水要花几两银子来买,且有许多地方天天都有渴死人。

  “快点再去敲门。”高大伯语气不容拒绝。

  他愿意带弟弟,一是看在爹娘份上, 他不可能将亲弟弟舍下, 二来,也是贪图弟弟带来的好处,两个侄子眼瞅着日子过得不错,不提他们护送吴老爷一场能得多少酬劳,那姓胡的丫头陪嫁就不是小数目。

  他们不过来得迟了些,侄子居然已经安顿下来, 甚至连房子都建好了。

  有了房子, 再有了户籍,就算是彻底安顿下来了。

  以后兄妹三人不再是偏僻小县底下的村里人, 而是江南府籍。

  想想就让人羡慕。

  高定财反应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