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解救抗日烈属(二)

  唉,他猛地一拍脑门,来办正事,怎么还和她拌上嘴了。

  好男不跟女斗。

  想不到太奶年轻的时候,嘴这么贱。

  “说吧,你打算怎么办,我可不想把自己交代了。”

  “滚,你和我说不着。”何春香只当他就是喜欢偷看女孩子的小流氓,才没把他放在眼里,“让你妈来。”

  “您说了,这事我和您一起办,您不让我明明白白,我怎么配合您?”

  这几个您字用得挺适当,何春香瞧瞧这小逼弹子,也就是跟他爸一样,心花眼色,人倒挺机灵,撅撅嘴不屑地说:

  “算你识相。把人带来,我给他乔装打扮一下,就成另外一个人。

  我会先到正阳门那儿逛一逛,打探打探虚实,问题不大,就从正阳门走。”

  “为什么选正阳门?”这个挺关键,他必须搞清楚,自己才好配合行动。

  “我有熟人。”何春香指着他,有点不耐烦了:“你赶紧的。”

  “能走多少人?”

  “哟,你家就付一个人的钱,还想走多少人?”何春香眼一斜,要不是他躲得快,脑门子准挨一下子。

  “我知道您不是贪钱的人,您嫌我爸寒瘆你。能救多少算多少吧。”他和何春香谈起了条件。

  何春香一拐一拐走到他跟前,扒拉着他的脑袋,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你有点怪,说话像个大人,不像之前那个小傻货。”

  他笑一笑,站起来,推开窗户跳出去,翻出院墙,直奔正阳门。

  地下废墟。

  四九城沦陷时,炮弹摧毁了不少房屋,这是一间废弃的仓库,满满当当挤了二十来号人。

  张二瘸子坐在潮湿的土坷垃上,已经二十多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四九城沦陷以后,鬼子猖獗,到处杀人,有良知的老百姓开始自发组织自卫队,遭到鬼子一次又一次清洗。

  逮到家属和孩子一起杀,这次被汉奸出卖,躲到这里来,就没能睡个安稳觉。

  靠着他旁边坐着画像上的女人——宣明珠,偶尔一道弱弱的亮光映在她的脸上,黑油油的长发,面容清瘦却不失姣好。

  眉目清秀,嘴角说不出的倔强,唯有脸颊上的细条条擦伤,证明她经历了很多磨难,幸而,还睡得从容淡定。

  突然,头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宣明珠瞬间醒来,紧张惊惶地看着头顶的天花,灰疙瘩成团地往下掉,砸在头上身上,大人捂住了小孩的嘴,男人们站起来,捏着破砖头,做好了战斗准备。

  “张二瘸子舅舅。”何雨柱在天花上方轻轻地叫道。

  叫堂舅,怕他听不出自己的声音,毕竟,不应该让8岁的孩子来冒险,只能捎带上他的绰号。

  “这儿。”张二瘸子顺着墙壁站了起来。

  他的堂姐住在南锣鼓巷,他曾冒死前往讨来一点吃的,见过堂姐的儿子,年岁还小,个头小小的。

  有可能是堂姐让孩子来送点吃的。

  这么冒险的事,让孩子出面,吓得他一阵阵心慌。

  何雨柱从狭小的缝隙滑下来,带下来一堆尘土,扑进了大家的口鼻,墙角的一个老太太开始咳嗽。

  等尘土消去,打眼一看,哟嗬,23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还好,他看过画像,知道5人是重点,其他的还好。

  他从怀里摸出何妈准备的5个杂面馒头,若是遭遇鬼子和黑皮警,台词是挨打离家出走,不能带太多的干粮,况且,家里的口粮也有配额,都拿走了,母子俩就得饿肚子。

  还好,空间里有7份鬼子的口粮,还有7套装备可以用上。

  他麻利地看完在场的人,心中有了主意,除了黑皮警嘴里的“宣明珠”比较麻烦,其他三个女的和两小孩问题不大,只要她们够淡定,至多是被鬼子占占便宜。

  剩下的13人分批走,问题也不大。

  这5个重点人物是难题。

  得有方案才行,否则何春香就靠读心术也蒙不过去。

  他手指点兵,点了他们5个人:

  “你,你……还有你,你们5个人的画像已经在黑皮警手上。

  城门还有认得你们的汉奸。所以你们5个人最危险。

  其他的人不要担心,只要稳得住,经得起盘查,就能把你们带出去。”

  听黑皮警说,他们5人是抗日小分队的头头,应该挺有抗日经验。

  还是先问问他们的想法,说完以后继续问道,“有鬼子的7套装备,用不用得着?”

  何雨柱说得一套又一套,但他们就没打算和8岁的孩子探讨作战方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一人分了小半边馒头,也不吱声。

  张二瘸子堂舅眼睛倒是一亮:

  “鬼子装备有用,我们有人会说日语,可以乔装成日本作战小队。”

  “白天过去风险太大,晚上8点就关城门,时间点不好控制。”叫黄世财的摇摇头。

  何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