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飞虹塔

  听张欢叙述,由于两边不对路子,出了庙门赵城人又和洪洞人又因为分水的事开打,死了好几个人,到处都是血渍呼啦的。

  见了血,双方人马并未停手,都红了眼。摇人的摇人,找刀的找刀,看事情就要失去控制。

  这时水神庙中走出一个颧骨额头特别高的长胡子老道。

  这老道法力高深,挥手间就把两方人制服。

  老道不耐烦道:“打了几千年,还没打够,烦也烦死了。”

  洪洞人和赵城人双方眼睛血红,根本不听这无名老道的抱怨,又要开战。

  就看那老道从袖口里捡出十枚秦半两,扔进旁边炸馓子卖麻花的大油锅中,对两方人说:你们一边派一个人进油锅里捞铜钱,一份钱一份水。谁捞出来多少,就给谁家分多少水。

  两方人马想了想,油锅捞钱最多伤两个人,再械斗下去,怕是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双方带头的心头一动,不由同意了老道的说法。

  各自挑选一名激昂雄壮的勇士,袒肩露乳,一左一右在开花的油锅前站定。

  油锅下干柴烈火,黑烟弥漫,随着老道一声令下。

  洪洞人和赵城人同时动身。

  勇士虽勇,但毕竟肉体凡胎,可哪经得住滚烫的热油啊。瞬间就将两人的手臂炸的外焦里嫩。

  洪洞这边的壮汉手大,一下就抓住六枚。

  赵城勇士顿时眼眶都瞪裂了,顾不得疼,他两手同时伸进锅底,不但把剩余的四枚秦半两抓紧手里,又把洪洞壮汉的手指掰开,硬生生抠出三枚来。

  使劲一脚将油锅踢翻,当场分出胜负。

  孙福生听的是津津有味,问我道:“顺子,刚才咱们停车的时候,水神庙里就是供奉着就是老道形象。这不会是李冰闲他们烦,当场显圣吧?”

  我心说李冰就是修都江堰那位,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人,也是河东人,供奉在这儿镇水也算是老乡帮忙了。

  至于拿的秦半两,下油锅捞钱的故事,都是些民间传说。

  看碑文上刻着那么多时间,估计啊,这种传说每个朝代开始都会有一次,只不过这次是下油锅而已。

  我们沿着河道一路往前走进霍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

  待到谭边,谭上水面飘着一层雾蒙蒙的水汽,泉眼咕嘟嘟的冒着水花。

  白忆画指着泉下的绿色问道:“小欢欢,这霍泉还是温泉啊?”

  张欢摇摇头说:“不知道,没测过。大人说这都是几十万人吃饭用的水,下去游泳会被人骂缺德,戳脊梁骨的。”

  我们几个透过水面看去,靠在泉眼附近,泉底水草莹莹,苔藓嫩嫩,这一片竟然是碧绿色的。

  与附近的白雪对比简直有种颠倒季节的反差感。

  从霍泉潭水后的九龙壁,跟着人群走石阶上山,十多分钟后就走上半山腰的临客亭。

  山虽然不高,但临汾地区是个盆地,山顶到远方汾河落差极大。

  从半山腰往下看去,霍泉水咕嘟咕嘟的冒着氤氲水汽,在碧绿色的池水中缓缓升腾流转。

  水在冰下潺潺流动,雪在冰上皑皑沉浮。

  山间苍松古遒,雪满枝头。

  山下山西焦化厂的巨大烟筒一排排的巍然耸立。

  眺望远方临汾盆地。

  万家灯火熄,东方朝阳起。

  随着阳光播撒在这冰雪大地,金光作闪,汾河波光粼粼,当真好一幅冬雪奇景。

  广胜寺前,十三层的飞虹琉璃塔皑皑白雪下,各式琉璃在阳光下色彩轮转,七色光恢弘闪耀,像似雨后彩虹。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座塔,与临汾铁佛寺塔相比,如果不连地宫,铁佛寺的塔就像个小孩子一般。

  这座塔估计有五十米高,不单瓦片和斗拱是琉璃的,塔外还嵌着很多用琉璃制成的造像,每一层还都不一样。

  众天王像,众菩萨像、众罗汉像,众神仙像、龙像、凤像,童子像,侍女像,等等等等,神色各异,表情不一,雕刻精美,塑造传神。

  有诗云:

  天王端坐麒麟背,

  凤飞龙舞绕塔尖。

  十三浮屠金光顶,

  汉唐宋明供金身。

  若能拆下来,件件都是瑰宝。

  今天不收门票,寺门大开。

  我和孙福生把背着的粮食豆子交给知客僧后,与众人拜过塔中佛陀。

  烧香磕头许愿。

  白忆画和令狐秀媛都问我许的什么愿。

  我谁也没回,只是左一眼右一眼的看着两个姑娘,眼皮子都笑的挣不开了。

  理完佛后,众人一人领了一个开水烫过的瓷碗,跟着人群走到后院。

  我看着手里的碗有几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