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完全不用收养之后再在人前遮掩。
初微蓦地想起,她之前去京城之时,陆今安也不希望她去五皇子府上交际,只是因为京城的水很深,那些达官贵人不好相与。
她对着陆峥柔声分析道:“三皇子早先年在朝堂强势,你父亲自己也没在朝中站稳脚跟,再说你当时年纪尚小,自幼没去过京中,没准他的这番作为也是对你的一种保护。”
陆峥之前也有这方面的猜测,听了初微这话更加心安了几分。
初微继续道:“不过你现在年纪大了,又连得了三次案首,你父亲也能把心放宽些,到时接了你去京中读书。”
“那你会跟我同去吗?”陆峥问道。
初微记得,在原文当中,因为陆今安不喜,陆峥同她也不亲近,原身是没有跟着陆峥去京城的。
初微道:“我不知道。”决定换窗纱之后,初微便去到库房挑了一匹最合适的帐子出来,交代全茂找人来换。
全茂应了下来,但想着要动正院的东西,还是得跟二爷说一声。
正好陆清沅过来同陆今安商议年礼的事,听了这话后对着弟弟笑道:“姐弟这么多年,我还是到去年才知道你睡觉轻这事,弟妹才嫁过来几日,便知晓了此事,可见她待你实在细心。”
说罢,又将那日在文远侯府时发生的事同陆今安一说,弟妹连陆峥备考书籍都看过并吃透了,可见对陆峥实在是好。
大抵也是因为她对陆峥实在上心,所以陆峥才给她写四页纸的来信吧?
陆今安突然有些释怀了。
说起新年安排,陆清沅又想到一事:“你说不许陆峥进祠堂祭拜先祖的事,今年还作数么?”
“说好的事情,自然作数。”
“你这人怎么这样固执!”陆清沅提高了声音,“当初明明是你执意把他领回来,宁愿违逆祖母心意也要放在身边养,却又从不许他进陆家祠堂祭拜,究竟所谓何故?”
初微咬着糖葫芦进来,正看到两人在那里争吵。
正当她考量要不要退出去把糖葫芦吃完之时,却被陆清沅拉住:“我出来了这半日,也该回去了。陆峥是个好孩子,年纪大了也渐渐知事,二弟总不许他新年去祠堂祭拜,难免寒了孩子的心,你最是心疼陆峥,且劝他一劝。”
说罢,便起身离开,将房间让给陆今安夫妻二人。
陆峥的身份的确是全书的一大迷点,只是初微穿越前原文还没连载到陆峥身世揭开,所以她作为手握剧本之人也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陆清沅是陆今安的胞姐,也是他在家中最亲近和信任的人。
但是从刚才的对话来看,陆清沅自然不知道陆峥的身份。
陆今安对陆峥几乎是超过亲生孩子的关心,从小到大唯一一件忤逆老夫人的,就是收养陆峥这件事。所以初微觉得,陆今安绝对不会介意陆峥身份,因为他并非自己亲生而不许他去祠堂祭拜。
在她看来,要么是陆峥身份敏感,有什么其他特别之处;要么就是陆今安的自身原因。
譬如他曾有个不能割舍的白月光,只是白月光家中和陆家有过节,祖祖辈辈不对付的那种,二人碍于世俗原因不能结为连理。后来白月光出事,陆今安接了她的孩子回来抚养,但是因为有祖训和家族隔阂在,所以不能让陆峥进祠堂……
毕竟小说和影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在对待陆峥方面,原文中的陆清沅和王姒姑嫂两个可以说是一组对照组。
陆清沅向着陆峥,会为陆峥争取很多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确喜欢这个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和王姒立场不同。
在原文的时代背景下,陆峥和陆思锐都是陆家子孙,牵扯到财产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而陆清沅已经拿到嫁妆嫁入侯府,也知陆峥并非池中之物,作为表兄日后混得好了,对自家儿女会有极大的助益。
也正因如此,原本就喜欢陆峥的陆清沅对他越发欣赏,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他多些帮助,会在弟弟跟前为陆峥争取进到祠堂祭拜的机会。
可初微不是古人,也没太多宗族意识,并不觉得大年初一去祠堂去又跪又拜是什么好事。
她坐在一边啃完冰糖葫芦之后,看陆今安还是眉头紧锁,神色不虞。
为防止家庭矛盾进一步扩大,初微便换了个角度劝道:“其实去祠堂祭拜还怪累的,陆峥也不一定想去……”
只是她的劝慰没什么效果,陆今安没有说话,脸色也依然不好。
显然并不认可她这个说法。
初微想了想,又道:“要不然过年那天,我也不去祠堂了吧,这样陆峥好歹也有个伴儿,有人陪着就不会再多想了。”
陆今安转头看了她一眼,神情似乎有些动容:“没事,你去就成。”
初微:……
她从很早之前就发现,他俩的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
其实她本人是没那么想去的。
看陆峥明显有些失落的样子,初微心中一动:“你想让我去吗?
“嗯。”这日清晨,杨胜清理车厢之时,在坐垫夹层之内发现了一枚香囊,但并不知道是谁落下的。
毕竟前日老夫人曾带着大夫人和二姑娘乘车去周家拜访,昨日二爷又带着夫人和公子乘车去到郊外骑马,他实在辨不出,便取了香囊交予了周嬷嬷。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