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国相
处攻城略地。”
胡亥神情愈发阴沉,目光落到李斯身上,声音冷冷:“丞相,你有何话说?”
李斯连忙上前一步,双膝跪地,颤声分辩:“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老臣绝无异心!李由更与叛贼无任何瓜葛!陛下明察啊!”他额角冒汗,心中一片惊惶。过去他在咸阳宫内尚能周旋,可眼下赵高当堂指控,来势汹汹,显然已筹谋许久。
赵高见状,不疾不徐,再度拱手启奏:“陛下,既然丞相自称清白,那为何近来屡屡与人私下密谈,还秘密调拨仓储粮草?这可是追随陈胜的证据!若非陛下英明神武,臣及时查知,恐怕李斯的阴谋早已得逞。”
一干大臣虽有数人想要上前劝谏,却苦于赵高掌握内廷兵权,心怀畏惧,不敢声张。李斯大声呼喊:“陛下明鉴,此事绝无半分可信!老臣忠于大秦,天地可鉴啊!”
然而,胡亥神色阴沉,似被赵高的话攻占了心神。他猛地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够了!李斯,我视你为大秦股肱,你竟敢暗通外贼,要挟朕封你为王?你好大的胆子!”
李斯面如死灰,连连磕头,声嘶力竭:“陛下明察,老臣冤枉!老臣绝无谋反之心啊!”
胡亥却毫无动摇,只冷漠地看了他一眼,转头对赵高说道:“丞相李斯谋反之罪,证据确凿。传旨:即刻处以腰斩之刑,夷其三族,以正朝纲!”
赵高闻言,眼底阴鸷之光一闪而过,恭敬抱拳:“臣谨遵圣命。”
殿上诸臣震动,噤若寒蝉,望向李斯的目光里充斥着震惊与惶恐。曾为大秦首席的丞相,如今竟要在顷刻之间陷落于赵高的阴谋之中。
李斯听到那句“腰斩”与“夷三族”,霎时瘫倒在地,嘴里发出干哑的嘶喊:“陛下,冤枉啊……老臣冤枉……”可再多的哀求也无法动摇胡亥的决定。那龙椅之上,胡亥表情漠然,似有一层冷霜笼在眼里。高坐于堂,仿佛他只是随意处置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物。
不多时,武士鱼贯而入,将李斯拖出大殿。朝堂之上恢复了死一样的寂静。赵高微微低头,掩住唇边似有似无的冷笑,跟随皇帝缓步离去。而天下风云之变,便在这一刻,掀开了更黑暗的一幕。
刑场设在咸阳城外一片开阔的荒地上。黄沙随风飞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寂的肃杀之气。那日的天色偏阴,灰蒙蒙的云层压得低沉,给人一种绝望的压迫感。
李斯被五花大绑押送到刑场,双膝一软,便跪倒在满是风沙的泥地中。他的头发已经被扯得散乱,衣襟破败不堪,昔日朝堂上整洁威严的丞相模样早已不见。昔日站在群臣之上、受万民敬畏的高官,此刻犹如待宰羔羊一般,无力挣扎。四周的士卒手握长刀,面带冷漠,戒备森严,似乎惟恐这个昔日的朝中重臣会爆发最后的凶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中卷起沙尘,扑打在李斯的脸上,刺得他眼角微微抽搐。他的眼神里已经不再有那种自信和果敢,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悲恸、痛楚与一丝难以名状的惶惑。过去一路从上蔡孤寒学子到始皇丞相的辉煌,此刻在这刀斧加身的时刻,回想恍如镜花水月。他茫然地盯着远方黯淡的天幕,嘴唇微抖,却发不出完整的话语。
旁边押解的兵士一声暴喝:“丞相李斯,犯逆反之罪,按律当腰斩,夷三族!今处决于此!”声音在空旷荒地上迸裂成回音,冷酷无情。李斯的心好似被绞碎,他挣扎着想要开口,却发现自己已经无力辩驳,一切早已无从挽回。
他忽然想起昔日与嬴政(始皇帝)议事的场景,想起自己当年对帝国法治与统一的忠诚,也想起年少时随同荀子学业、立志匡扶天下的理想。这些记忆在脑海中争相闪现,最终汇成一股无法言喻的悲痛——大秦的根基终究倾覆,他李斯亦难逃宿命的束缚。
灰蒙的天幕下,风声猎猎。李斯缓慢垂下头,唇角却扯出一抹极淡极苦涩的笑,似是自嘲,也似是对天地命数的怆然。他凝视脚边飞扬的沙尘,忽而听到刽子手走近的脚步声。他没有挣扎,只在喉间发出一声近乎呜咽的低叹:
“天下,终究要大乱了啊……”
他隐约能感觉到一道冰冷的刀锋正要落下。下一刻,兵卒一声厉喝,利刃破空的寒光劈向他毫无遮挡的身躯——
一道惨烈的血色飞溅,李斯的身体无力地倾倒在滚滚黄沙之中,血染大地。无人再听得见他的声音,唯有风卷沙尘呼啸而过,在这荒芜的刑场上,见证了又一位曾经显赫权臣的悲怆终结。
李斯身后不远处,士卒正忙于执行“夷三族”的恐怖命令。哭喊声、惨叫声在风中交织,汇成一曲苍凉无情的挽歌。天色越发黯淡,仿佛连天地都为这疯狂的杀戮而垂泪。然而,大秦仍在这血腥与黑暗中继续沉沦。
风吹起刑场上飞扬的黄沙,李斯双膝跪在地面,身上血迹斑驳。
刀锋将落未落的刹那,他的思绪如同决堤的洪流,涌回往昔岁月。
上蔡观鼠
少年时的自己,还在上蔡为微贱小吏,每日琐务繁多,清苦难熬。有一日,李斯在茅房里看到几只瘦骨嶙峋的老鼠,它们蜷缩在暗处,东躲西藏,稍有风吹草动便惊恐逃窜。相比之下,粮仓里的老鼠则油光水滑,食物充足,动作从容不迫。
那一幕深深震撼了青年李斯。他意识到,鼠之贵贱不在种类,而在所处环境。它们不过是一群最卑微的生灵,却能因环境不同而有迥然相异的命运。人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身处高位,便可脱离卑贱。
自那日起,“若想出人头地,当攀至更高之处”的念头在他心里扎根。环境不对,即使再有才华,也难施展。于是,他决意要去秦国,追随更强大的国主、寻更广阔的天地。那时,他以为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也从此走上了追逐权势的漫漫征途。
谏逐客书
在秦宫,他凭借才华和口辩之利,奏上了那篇名震诸侯的《谏逐客书》。一时之间,朝堂震动,嬴政也对这位新锐刮目相看。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