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550

/>
  “那我们为何……”梁储犹豫说道。

  王鏊龇牙,连连摆手:“我这一把老骨头,让我平安回家吧。”

  梁储抿了抿唇,虽不甘心,但也只能叹气。

  —— ——

  再说朱厚照那边出居庸关后,在白羊口和张钦再一次相遇。

  张钦震惊之余再一次上前要阻拦,反而是朱厚照停了下来,勒马看向来人。

  已经二十七岁的帝王,正值最好的年纪,身形高大,面容俊美,他脸型虽长却不同于先帝的消瘦,双眼炯炯有神,骑在高大的马上,威风凛凛,令人不可轻视。

  “陛下不可再往西呢。蒙古人时不时就会掠边。”张钦劝道。

  朱厚照感受着春日的夜风吹过脸上,只觉得格外舒服,他冷不丁说道:“爹还在世的时候,三大营有过一次兵部改革,我曾跟着江阁老去过一次三千营,江阁老曾提出两个问题——为何要打,打了又如何?我去年刚得了一个答案。”

  “不知是何答案?”张钦犹豫问道。

  “亡国必打,立威必打,你觉得有错吗?”朱厚照反问。

  张钦想了想,谨慎说道:“此战未必立威。”

  “不!”谁知朱厚照坚决说道,“蒙古为何一边和我们做生意,一边还总是掠边百姓,不过是一步步试探,边境的官员到底是真心碍于江阁老的威严,还是不想多事,又或者别有用心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蒙古人对此得寸进尺。”

  朱厚照垂眸,第一次认真打量着面前尽忠职守的御史,认真说道:“当日杨应宁带我去了很多河北百姓之家,他们都说自己过上了好日子,我却觉得不是,那饭我根本不会吃,他们也没吃过肉,小孩没吃过糖,妇人没有新衣服穿,产妇奶水都不够,这算什么好日子。”

  张钦震惊地看着面前的陛下。

  在许多人心里,朱厚照实在是一个太过好动的皇帝。

  “所以我要把蒙古人打走,他们若是不肯乖乖和我们做生意,那我就送他们往最北面吃雪啃草去,再不济,我就送他们去见他们最爱的长生天。”朱厚照不笑时,面容平静又威严,已然有了天子之威。

  “他们不把大明放在眼里,我们就要重新出现在他们眼前,告诉他们……”

  “日月山河之下,大明威严永在!”

  朱厚照的声音在夜色中掷地有声,群山也在晚风中欢呼颤抖。

  —— ——

  江芸芸赶往江西的路途上听闻两个消息。

  “宁王自称皇帝,年号顺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王纶为兵部尚书,集兵十万,发布檄文,声讨朝廷,清君侧,五日前已让将领闵廿四等攻下九江、南康,白鹿洞书院众学子守城不敌,已退居庐山,不知生死。”

  “孙燧和许逵为了不让宁王起疑,赴春耕宴,后不肯降敌,一同赴死。”

  江芸芸站在船头,轻轻闭上眼。

  姜磊侧首看着她,半晌之后,低声说道:“王守仁三日前已经接到你的密报,大军集结完毕,两军不日即将交锋。”

  他沉默着,最后看着滔滔江水,不安说道:“我们,会赢吗?”

  第五百四十二章

  宁王反了, 江西各地也彻底乱了。

  本来福建三卫大乱,在顾仕隆还未到达之前,最靠近福建的江西反而是最快反应过来的。

  王守仁手中的兵符一直未被收回, 故而直接领军前往两边交界处,刚在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驻扎时就听到宁王反了的消息。

  “这里的人先行赶赴福建和江西边境,为顾将军压阵,我们则应该立刻赶往吉安, 募集义兵,发出檄文, 出兵征讨。”随行的江西吉安府知府伍文定正准备回去,得知消息后赶忙建议道。

  王阳明看着一份份送来的急报,眉头紧皱。

  “可是有何不对?” 伍文定紧张问道。

  “福建既然已有了顾将军, 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只是在想,叛贼距离南京更近,一旦顺流长江, 直达南京,南京怕是难保,一旦留都丢失, 叛军就占据了心里上的主动性,平叛就不会被短时间内消失,江阁老三日前曾来信要我注意宁王动静, 想要我们速战速决。”

  伍文定一听江芸的名字, 立刻严肃起来:“可还有其他交代的。”

  “并无,只说宁王早已准备多年, 不容小觑, 若是战力上无法对抗, 优先考虑战术上的较量,再者,她已经去信各府,要求各府县务必全力支持,务必把宁王围困在江西,不可骚乱福建浙江,更不能越过安徽,穿过长江,占据南京。”王守仁把信件递了过去,沉吟片刻,脸色严肃。

  “宁王号称十万,若是真一条心顺利打下南京,不过是几日事情,南京当地兵源怕是挡不住。”

  “可我们现在赶回南昌拦路,怕也是来不及。” 伍文定犹豫说道。

  “攻心为上。”王守仁思索片刻后说道,“宁王生性多疑,不然也不会和朝廷强抗到现在才起兵,不若我们将计就计。”

  他在伍文定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后严肃说道:“目前锦衣卫指挥使谢来还在南昌,江阁老与他早有联系,你们相互配合,定要把人拦下几日。”

  —— ——

  “王守仁已经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这是目前有人悄默默贴在南昌的檄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