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
  江芸芸也惊呆在原处,紧跟着也回过神来,开心说道:“状元耶,是状元!宪清,我就说你是大才,你于策论更为擅长。”

  “二甲第一,顾清!”仆人继续说道。

  还未从好友考中状元回过神的顾清,不可置信地重复着:“我,我二甲第一!”

  “是。千真万确,几位名次我们都是确定过好几遍的。”仆人脸都激动红了,“一点也不会错的。”

  “大喜大喜!”众人还未来得及高兴,又见有仆人跑进来,“二甲三十,黎循传,二甲八十七,徐经。”

  黎循传和徐经对视一眼,呼吸加重,脸色肉眼可见红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江芸芸更是激动,一把握着黎循传的手。

  黎循传大脑一片空白,只是看着她脸上开心的笑,随后紧紧握着她的手,额头青筋都冒了出来,却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江芸芸只是满脸含笑地看着他。

  “哎哎,快快,公子快坐下。”徐叔见徐经都要晕过去的样子,连忙端茶送水,让人坐下。

  “我进士,二甲八十七,我进士啊,我中了,我真的中了。”徐经抓着徐叔的手,语无伦次说道。

  徐叔看着他,红了眼睛,小心翼翼摸了摸他总是不长肉的脸,眼中带泪,笑说着:“对啊,中了,我们公子这些年辛苦了。”

  徐经看着他,突然抱着他大哭起来,好似要把这么多年的心酸苦楚都发泄出来。

  徐家三代人的命运啊。

  自徐经一出生就系在他身上,他一个人拖着那些重如泰山的东西走了二十年。

  整整二十年,他从未有过一天是轻松的。

  现在,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王献臣看着众人,也跟着松了一口气:“那看来我们是同进士了。”

  说话间,第三位报喜的仆人也跑进来了。

  “三甲二十一,祝枝山,三甲八十九,沈焘,三甲第一百,王献臣。”

  三人对视一眼,都笑说着恭喜对方。

  科举之路艰难,一场乡试,筛选了应天府的同学,二千人的考试只有一百的名额,一场会试,筛选的是全国的考生,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齐聚于此,将近四千的考生,只有三百的名额,所以他们之前所言都是真的,他们并非天赋过人,便是同进士那也是极好的。

  没多久,礼部报喜的人也随之而来,并送来明日癸未日上朝见圣时要穿的衣物,徐家再一次热闹起来,已经有人打听这个院子卖不卖了,甚至有人愿意用中城大时雍坊的三进院子来交换。

  徐叔谦虚婉拒了,心中却别提有多骄傲了。

  甲申日,陛下下旨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命英国公张懋主席,所有进士都要赴宴参加,据说那日的饭菜出人意料还不错。

  乙酉日,又赐状元毛澄朝服冠带,及诸进士宝钞,江芸芸拿着大名鼎鼎的宝钞,仔细摸了摸,在确定不值一分钱后,又还给黎循传。

  丙戌日,毛澄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丁亥日,毛澄率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直到甲午日,陛下又授第一甲进士毛澄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徐穆、探花罗钦顺为编修,第二甲顾清等九十人、第三甲陈璘等二百人,分拨各衙门办事。

  谁也没想到,今年翰林院只要三个人,其余人全都分拨部门观事了,外面自然又是一片热闹,有人不高兴,也有人觉得不错。

  顾清和黎循传去了吏部,徐经去了户部,王献臣去了礼部,沈焘去了工部。

  但他人是如何热闹的,江芸芸已经顾不上了,因为刚刚李家来信,李东阳说准备三日后带他去国子监报道了

  她,江芸芸,要去国子监读书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一共有两处国子监, 一处位于应天府鸡笼山下,最多时有学生九千余人,后因为太祖迁都北京后改称南京国子监,如今以“南监”称呼。

  老师的儿子, 楠枝的爹, 黎民安, 就在老师致仕后得到一个名额, 荫庇进了南监读书,希望能得到历事的机会, 听说一开始想要去北京, 但来回拉扯之后最后去了南京。

  除此之外,南监还有不少外国人,比如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会以‘向慕文教’为由, 请求能派学生到国子监学习, 这种人数每年都有稳定的人数。

  在都城变化后, 北京也成立了国子监, 与南京相对, 被称为‘北监’, 如今坐落在崇教坊,隔壁就是文庙, 从安定门可以直接进去,也可以从东直门进去,但距离江芸芸现在寄住的徐家就非常远了。

  徐家当年买这个房子是为了考试方便, 所以买在贡院所在的明时坊,靠近东便门, 而国子监在最北面的安定门, 就是顺着大路坐马车也要半个多时辰, 若是骑马会快一些。

  江芸芸有些苦恼。

  没有马车也没有马,不会驾车不会骑马。

  只有两条不争气的小短腿。

  “若是不方便,我在崇教坊附近给你租个房子。”马车内,李东阳如是说道。

  “等我回家仔细想想。”江芸芸小脸板着,一脸严肃。

  “而且徐家大概是要换地方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