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   黎淳声音顿了顿。

  他看着面前的小徒弟,他才十一岁,肩膀还这么稚嫩。

  屋内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黎淳的声音微微颤动:“可我又什么也不敢想,你这般聪慧,可也那般热忱,我怕压力太大,坏了心境。”

  江芸芸神色微动,怔怔地抬头去看老师。

  老师的目光温和自然,和他对视着,甚至微微一笑,显出几分柔情来。

  “江芸,以后,我叫你其归可好。”

  黎淳衰老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江芸芸的眉心。

  “老子有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黎淳的声音微微颤动,那手指的温度在此刻却又好似突然滚烫起来,“你今后走哪条路,长哪条根,都各自去吧,草为多貌,你亦同是。”

  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经和都穆赶在夕阳彻底落下前, 匆匆赶到黎家,除了恭喜江芸芸外,还带来另外一件事情——上京的时间定下了。

  十月的最后一天。

  若是走水路快船,需要十五天左右的行程。

  若是走路那就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了。

  走哪条路都要在确定上京的人后再做决定, 若是时间充裕大家不着急, 走陆路也是可以的, 若是想要在大雪纷飞前安顿下来, 那坐水路就是最稳妥的。

  至于一开始说的,想要跟着应天府贡品的车队走, 虽说路途安全, 但时间却有点赶了。

  一则是集合的时间太赶了,一过完年,一月初八就要立马赶到南京一同启程, 因为跟着贡品的车队走, 人员繁杂, 人数太多, 每年都有不少摩擦。

  二则是侯考的时间太短了, 等一行人到了京城, 安顿下来没过几日就要考试了,若是身体因为旅途劳累有什么问题, 是没有缓冲机会的。

  每年都有几个这样的倒霉蛋,因为生病没考上试。

  所以一般跟着贡品车队走的人,要不就是实在没人搭伙, 孤身一人,想要车队护自己周全的, 要不就是没有多余闲钱, 太早去京城也负担不起的, 紧着时间才最好,要不就是车马随从,能确保自己一路健康的,还能和各级官僚打好交情的,算下来这些人加起来其实不少。

  但徐家和被拉下马唐源结了‘小小’的仇,唐源在南京到底也是经营这么多年的,也不知在哪里会埋下暗雷,所以保险起见,徐家就想单独先走。

  黎淳听了时间,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同意,也说道若是不想跟着贡品的车队走,不若趁现在还不是太冷,自己早早上去,赶在大雪前在京城安置下来,到时候还剩下一月也能安心读书。

  江芸芸早早就做好准备,打算跟着徐家混吃混喝,抱紧富二代大腿,黎循传见状也要跟着江芸芸一起走,祝枝山打算去试试会试的水,便也打算一起走。

  唐伯虎要归家过年,只说有空上京城找你,张灵则要闭门苦读,直说三年后见,都穆也要准备下场乡试,不打算去京城,徐祯卿的新倩集准备在五典印刷坊印刷,忙着宣传,也不想去凑热闹。

  至于顾幺儿,一向是江芸芸去哪,他也去哪,也嚷嚷着要一起走。

  “士廉也说想和我们一起去。”江芸芸说道,“我明日写信问问他的想法。”

  徐经点头,随后又磨磨唧唧送上一把书刀,不好意思说道:“你今日有了字,就是大人了,这是我给你挑的礼物,这个刀柄是用小叶黄杨木做的,上面雕刻着是白乐天的一首诗——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是我自己刻的,希望你不要嫌弃,虽说你今年不参加会试,但我想着你迟早会蟾宫折桂,百步穿杨,这把书刀是我提早送你的礼物。”

  江芸芸摸着书刀柄精致的花纹,手柄质地坚硬,仔细闻去,还有微微的清香:“谢谢你的礼物。”

  “哎,你搞这一出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一下。”唐伯虎扒拉着徐经的脖子,故作凶恶地吓唬着,“显你一个人有礼貌是不是。”

  徐经吓得连连摆手。

  “好过分啊,我只带了几套卷子给我们江其归呢。”张灵喝得醉眼朦胧说道,“显得我太过分了。”

  “不是不是。”徐经脸都红了,嘴巴磕磕巴巴说道。

  “我也没带礼物。”顾幺儿咬着鸡腿,盯着他们看,然后悄默默和蒋叔抱怨着。

  蒋平无奈地扭回他的脑袋:“吃饭去。”

  “好了,别吓他了。”还是厚道的祝枝山看不下去了,“衡父一向有礼貌,你们哪次有喜事他没准备东西,他大老远赶过来也不容易,快坐下吃吧。”

  “是啊,我可是买了糕点送来的。”都穆也得意说道,“我瞧着你们一个个来都是混吃混喝的。”

  “哈,了不起。”唐伯虎拍开酒坛,“江其归,你都是大人了,今日喝不喝酒啊?”

  十一岁的大人连连摆手:“你们自己喝。”

  “没意思。”唐伯虎不悦说道,呼朋引伴,“走,我们去花园里赏月对诗。”

  年轻人一下子哗啦啦走了一大半,就连顾幺儿也跟着跑了,就徐经和蒋平坐在一侧安安静静吃着饭。

  “我那孙女也在京城,如今寄住在她大伯家,我做了一些衣裳,还有信件,你若是方便帮我带一下。”茹回春见小辈们都走了,这才出声对着江芸芸说道。

  江芸芸把嘴里的鸡肉咽下去,连连点头:“行,我一到京城就给人送过去。”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