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状告顾家大房

  还没等她开口,只见她爹抹了把脸,突然发了狠:“儿子读书一事,本该就是做老子的事,哪能让你一个姑娘家掏银子?”

  顾棠心头一跳,这语气怎么杀气腾腾的?

  “前些年因为你大哥读书读砸了的事,你爹我在你爷奶面前一直低一头,没敢再提读书的事。

  如今你既说了这事,爹就再争一回,没道理咱家一直吃亏,挣得银子全让你大伯父子俩花用尽!”

  顾棠点头,是这个理,整个顾家大多都是他们二房撑起来的,没道理好处全让大房得了。

  “话虽这般说,但您行事可悠着点,不管怎么说,我爷奶是长辈,一个不孝压下来,咱家可别想落到好。”

  “你放心,爹心里有数。”

  顾连山一脸笃定,就是瞧着不善。

  他这副样子让顾棠怎么放心?只能打定主意多看着点。

  许是心里存了事,顾连山抽了老黄牛一鞭子,让它加快速度。

  没多久,牛车便停在一座坐北朝南的三合院门口。

  这座三合院就是顾家。

  院墙是竹制的篱笆,有一人高,院门也是竹制的,瞧着挺顺眼,就是防不了贼。

  听她爹说,这些竹制的院墙是后弄的,早些年顾家的院墙全是土坯做的。

  但土坯禁不起风吹雨打,每隔几年就要修补修补。

  这些修补的活计都是她爹干。

  后来爷奶越来越偏心,她爹也存了气,死活不再管院墙的事,最后她大伯拍板,请人弄了个篱笆墙,说是什么风雅。

  顾棠扫了一眼篱笆墙,小嘴撇了撇。

  请人花的铜子还是她爹挣的,结果这名声却落到了大伯头上。

  下了牛车,顾棠将自个儿的包裹挎在胳膊上,等她爹把牛拴好,跟在她爹身后进了院。

  顾家人应该是听到了动静,这会子除了顾家二老,其他人全都出了屋,目光火热,齐齐盯着顾棠胳膊上的包裹,恨不得立即上手解开,瞧瞧里面藏了什么好东西!

  顾棠拍了拍包裹上灰尘,一点没把众人的目光放在眼里。

  整个顾家,大的小的都知道她手里有银子,但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上来抢。

  原因无他,顾家人全被她爹两年前干出来的事吓坏了,如今纵使心里再眼热,也不敢动手抢。

  两年前,教原主采药的老师傅去世了,原主接手师傅的采药点,银子也是越挣越多。

  顾家人早早就看在了眼里,眼热的不行。

  不久,顾家大房撺掇着顾老太冯氏,将原主睡的床铺搜刮了一遍,把原主的攒的那些个铜子银子的,全都搜走。

  等原主从山上回来,看到满是狼藉的床铺,又看到自家亲娘不管不问的在一旁干看着,顿时想不开的上吊了!

  当时就把她爹顾连山唬住了,急忙救下原主,将她安置到好友家,随后进城报官了!

  没错,她爹顾连山进城报官了!

  冯氏是顾连山亲娘,告肯定是不能告的,这点他自己也清楚,所以,他将顾家大房一家全告了!

  尤其是顾家老大,顾连山知道大房、以及爹娘最在乎什么,于是,他就可着顾老大一个人折腾。

  一告他撺掇妻子搜刮侄女的屋子,二告他抢夺侄女进山采药拿命换来的银子,三告他愧对“童生”这一名号,求官老爷收回!

  这一告,算是捅破了顾家的天。

  起先顾家大房和顾家二老还不放在心上,脾气大的又是骂又是打,扬言要与顾连山断绝关系,将他逐出家门。

  妄想借此吓住顾连山,想让他撤回诉状。

  但顾连山一点不带怕的,带着顾棠搬出顾家,让顾家二老找不到人,什么时候把抢走的银子双倍还回来,这事什么时候才算完!

  眼看衙门捕快要来家拿人,顾家大房跟顾家二老才终于看清,自家老二这是来真的!

  一时间,一家子大小怕的浑身直抖,立马对着顾连山服软,将抢来的银子双倍还给原主,

  之后又花光家底打点衙门,将这官司抹了过去,保住了顾家老大童生的名号。

  经此一事,顾家人再不敢抢夺原主的银子,哪怕眼热得抓心挠肺,也没人敢伸爪子。

  所以,顾棠不怕他们看。

  将包裹拍打干净,顾棠便往西厢去。

  顾家二房一家住西厢。

  刚抬脚迈一步,堂屋那边的魏氏,语气尖酸刻薄的喊住了她。

  “四丫回来了?咋见着我也不喊一声?瞧这包裹鼓囊囊的,真抓药了?”

  “要我说,哪里就用的着花铜子抓药?你是庄稼人,庄稼人命硬着呢,熬一熬就过去了,真有铜子,合该买些肉啥的给你爷、给你奶补补才是。”

  说完这话,魏氏拿帕子捂嘴笑,笑声“咯咯咯”的,活像将将下蛋的老母鸡。

  顾棠停下,扭头瞥了她一眼。

  魏氏见她看过来,粗壮短小的手指翘成“兰花指”,神情卖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