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劝告

  张宇今天特意找到王先骏,正是想拜托王先骏陪他一起去买三轮车,以及看王先骏卖货的情况,想知道王先骏的生意究竟怎么样。

  张丹听完这件事,情绪一下子就激动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忍不住拔高了几分:“他也要去卖货?跟你一样出去卖东西?他这是想跟你抢生意呀?”

  “倒也不是要抢生意,他说他不卖鞋子,打算卖衣服。”王先骏说道。

  张丹依旧气得不行,愤愤地说道:“那也不好呀!都不跟我说一下,就直接来找你,这算怎么回事嘛!”

  “他想做,随便他去做。”王先骏倒是不在意。

  “他要是也跟你一起卖东西,那不就是在抢你的生意?虽然说,卖的不是同样的东西。”张丹气鼓鼓的,这会儿情绪激动,说话都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了。

  “我是觉得,本来乡镇上买东西的人就没多少,现在多出来一个摊子,人家要是在他那儿买了衣服,可不就没钱再来你这儿买东西了嘛,说到底这其实还是在抢生意呀。”

  王先骏这一点想得开:“没有他来卖衣服,也会有其他人来,这段时间也陆陆续续有几个人问过我了,都有这个意向,只是还没定下来。”

  张丹听了这话,顿时没了言语,坐在那儿闷声不吭了。

  “不过。”王先骏突然笑了笑,话锋一转,“我是不看好张宇出来摆摊的。”

  王先骏今天已经劝过张宇了,大概张宇的眼里只看到了卖出去多少,收了多少钱,其他的什么都听不进去。

  “张宇什么都吃,就是不吃苦。”王先骏对他这小舅子多少还是了解一点,才敢断言:“他,受不了这个苦。”

  在乡镇赶集的时候去卖东西,哪里有这么简单。

  天不亮就得动身出发,尤其是要去那些距离远一点的乡镇集市,骑着三轮车在路上哐哐哐地蹬着,要花上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地方。

  要是稍微去晚了点儿,那些习惯早起的乡里乡亲早就把需要的东西买好,都已经回家了。

  虽说集市的街上后续也会陆陆续续有其他人过来逛逛,可这生意量总归是少了一大半。

  此外,还得操心进货的事。

  蹬着三轮车去县城进货,这一路上的辛苦劳累,那可真是谁去谁知道。

  脚不停地蹬呀蹬,蹬到最后都能抽筋,屁股在那颠簸的三轮车上被颠得要分成两瓣,这一趟下来,累到不想说话。

  除非张宇能舍得花钱买个烧油的三蹦子,那样的话,赶路的时候或许能轻松一些。

  进货的货源也是个问题,他们县的县城不大,就有那么一条卖衣服鞋子的街道,街道里有几家做批发的,这里面的门道也深了去了。

  要是不懂行的人去进货,很难拿到最低的进货价,成本降不下来,利润空间自然就小了。

  最关键的一点,乡镇赶集不是每天都有。

  距离他们近一点的一共就五个赶集的地方,再远一些的,除非半夜就动身出发,这样才能赶上第二天早上的集市。

  一个月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半个月能出去出摊卖货。

  而且,就算出了摊,也有可能忙活一整天,却只卖出去几件货,最后一天下来也就只能赚个十几块钱。

  光靠着这半个月出摊去赚钱,风险太大了,剩下的那半个月也得找些别的事儿做,才能维持生计。

  王先骏平时挑着担子去附近乡下卖货,虽说每次挣得不算多,但多多少少也能有点收入。

  不知道张宇到时候打算怎么安排这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又准备做些什么。

  “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就他那性子,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的。”张丹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张丹对她这个哥哥,更是了解,张宇就不是踏踏实实地能将一件事干长久的人。

  王先骏收起日历,说道:“我今天也劝了他,这出去卖货哪有那么容易啊,可他就是不听,非要坚持这么做,我也实在不好再多说啥了。”

  张丹听了,不耐烦地连连摆手,带着几分气闷说道:“随他去吧,每次一提起他们,我这心里就来气呢。”

  说是这么说,可到底是亲戚,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张宇亏钱。

  王先骏跟张宇去买三轮车时,又耐着性子劝了劝他,提醒他进货时多对比几家,尽量把进货成本压低一些,但也要选一选质量。

  王先骏把他该说的都说了,劝不动也不会再劝,免得吃力不讨好。

  很快,日子就到了三月初五,这正是他们镇上赶集的日子。

  这天,天还没亮透,王先骏就已经早早地出门出摊了。

  今天的生意不错,王先骏正招呼着围在他摊子前的乡里乡亲。

  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扭头一看,张宇蹬着三轮车,停在了他摊位的旁边。

  张宇停好车后,赶忙把晾衣架子拿了出来,将车厢上的衣服一件件摆了出来。

  王先骏摊子前的二人,那注意力顿时被吸引去了,其中一人跑去问衣服怎么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宇一听,脸上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心里暗自高兴,自己来的真是时候。

  可没想到,那人问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