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为了守护大唐的和平安宁,并没有对他动手的意思。
至少至今为止,他们并没有做过任何有损大唐利益的事,不是吗?
而且跟其他藩镇比起来,安西确实很规矩。
虽然天兵对皇权不太尊重,让他丢了不少脸,但毕竟是天兵,可以理解。
只要愿意往好处想,每一个地方都能说得通,是不是?
但现在李纯确定了,自己并没有多想。
天兵碰了税收,而这是大唐的根基。
等众人都看过了第二封奏折,李纯才开口,“诸公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税、或者说钱有多重要,中晚唐的大臣们恐怕比皇帝更清楚。毕竟皇帝所了解和接触到的世界,都是经过了一番粉饰的,而作为亲自动手的人,大臣们当然知道自己涂抹了多少油彩,也最清楚被油彩掩盖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
李吉甫第一个开口,“消息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震动、人心不安。”
这句话定下了调子,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真要把税收降到这么低,藩镇受不受得了不好说,但朝廷第一个就先受不了。
本来朝廷收税就很难了,所有地方官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都熟练掌握了推诿的技能,不是说百姓不易、年景不好,要求皇帝减税,就是说地方事务繁杂,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想要多留下一些。
好不容易收上来,转运又要耗费去不少。再加上贪腐,等钱粮押解到京城,已是十不存一。
这也是朝廷要设立专门的度支衙门,启用擅长理财的大臣的原因。只有让不容易被糊弄的官员从头到尾盯着,这钱才能送进国库。
要是真按照天兵的规定来,那点钱估计真的只够地方用,再有能耐的税官也收不上钱。国库没有钱,那别说是让下面的地方听朝廷号令,就连朝廷如何维持运转都是个问题。
这也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众人都是真情实感、同仇敌忾。
但要说到解决方案嘛……
没有。
田季安的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成德已经开始推行天兵的那一套了,而这个结果,可不是好商好量地讨论出来的。不仅死了一个王承宗,成德的兵马也散去了大半。
说到这个,朝臣们的心情都很复杂。
从平定安史之乱开始,削藩一直都是朝廷的国策,哪怕是终结了永贞革新的皇帝,俱文珍、武元衡等人,其实也是主张削藩的,只是更稳健、更保守而已,不然只会逼反所有藩镇。
结果现在,来了一群比永贞革新更激烈、更极端的天兵。
他们还真的把事情给办成了!
甚至顺便还把“轻徭薄赋”这个盛世的标志、封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所有文人都心心念念的隐藏成就给解锁了。
而且看魏博和幽州的反应就知道,他们不赞同、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
问题是他们对天兵没办法,就干脆又把皮球踢给了皇帝和朝廷,想让他们去解决。
自己丢出去的回旋镖,绕了一圈飞回来,打中了自己的后脑勺。
让众人如何能不心情复杂?
……
雁来很快就收到了朝廷抄送的消息。
也不单单是抄送,皇帝还举一反三地将魏博和幽州也加入了星期四……啊不,抗议天兵豪华套餐。
中心思想就一个,天兵弄出这么多的乱子,朝廷现在压力很大啊,封赏什么的肯定是没有了,还得想想办法,该怎么安抚和约束发起抗议的那一方,你们看看是不是也该出点力啊?
不过雁来看完这几封奏折,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天兵鱼肉官吏?这些人在讲什么鬼话,官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弱了。”
郝主任闻言也没忍住笑了。
确实,几千年来,只听说过官吏鱼肉百姓,现在官吏嚷嚷着自己被人鱼肉了,确实很有喜剧效果。
但笑过了,郝主任还是正色道,“人啊,只有自己的利益被触动了,才会哭得最情真意切。这些官吏鱼肉百姓的时候,视之为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自己的利益受损,也知道委屈了。”
雁来耸耸肩,“那我们也可以觉得没问题啊,按照他们的逻辑,谁强谁有理。他们强就可以鱼肉百姓,现在是我强,我当然可以鱼肉官吏。”
郝主任忽然问,“需要帮你把这句话传达给田季安和刘济吗?”
雁来忍不住看了她一眼,没想到郝主任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啊。她想了想,笑道,“传吧,我也想看看他们听到这话,会是什么表情。”
这可是桀骜不驯,连皇帝和朝廷都不放在眼里的藩镇,也是强权逻辑的忠实拥护者。
郝主任也看了她一眼。
她们早就怀疑雁来可以看到现实中的网络,至少是可以看到游戏论坛上的内容,所以很多玩家在论坛上反映的问题,都能很快处理。
不过到底没有捅破窗户纸,之前雁来多少还会遮掩一下,现在却是连掩饰都懒得了。
这也说明自己这份工作干得还不赖,真正得到了她的信任吧?
这么想着,郝主任又感觉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