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稍压一压风头,对大家都不是坏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事太敏感,所以流程虽然卡在了这里,但是朝臣们倒也没有像是平常那样发生激烈的争吵,反而一个个都措辞谨慎、字斟句酌,所以紫宸殿里的气氛虽然压抑,倒也称不上剑拔弩张。

  就是有点太折磨人了。

  毕竟不是一时半刻,而是要持续好几天,不把这一节磨过去,谁都别想轻松。

  但该说不说,人在高压之下,总能迸发出无穷的智慧,所以磨了几天之后,还真让他们找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在爵位前面加上“特授”两个字,并且将雁来作为这个特授的硬性标准。

  只要不是再出一个能召唤天兵的存在,相信不论男女,要做到这样的功绩都不容易,皇室成员就更不用说了。

  真要是能做到,封个郡王又如何?

  这一步走出去之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考虑到郭昕的爵位是武威郡王,是河西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近的一个,所以最后为她选定的是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远,也是距离西域最近的一个,敦煌。

  虽然李吉甫之前吹捧过李纯,说开放互市之后,说不定有机会恢复河西四郡,但应该没人觉得李纯、或者说是大唐,能够靠自己把河西四郡拿回来吧?

  反正现在地盘还在吐蕃手里,所谓的敦煌郡王其实只是口头承诺。

  安西军要是真的能拿下敦煌,把遥领变成实领,那对大唐来说,就是又开疆拓土了。虽然考虑该如何封赏的时候会很头痛,但谁都不会说出“还不如没有”这种话。

  有和没有的区别,没人比大唐更清楚。

  ……

  雁来这边的封赏议定之后,其他的就是按部就班了。

  以郭昕为首的安西军和龟兹镇老人的致仕奏疏,全都被批准,并且各有封赏。

  以唐一和赵猫猫为首的天兵的官职任命,也都获得了通过,之后会从吏部颁发新的文书和印信。

  剩下的空位,则由朝廷选人来填充。

  不得不说,安西军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要比藩镇大方太多。

  但凡是稍微强势一点的藩镇,官员的任免,基本都是跟唐一她们一样,地方定下来了,上书走个流程,所谓“借朝廷威命以安军情”,实际上朝廷能干涉的地方很少。

  安西军却是空出了那么多位置,有没有人愿意去西域赴任、到任之后又能不能真的有所作为且不提,至少安西军这种“服管”的态度是摆出来了。

  这也是朝廷愿意承认雁来的重要原因。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假象,但朝廷要的,很多时候也就是这么一层面子。

  毕竟真让他们去接手西域,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虽然安西军还空着很多官职,但朝廷这边也没真的打算填满。

  尤其是武将,朝廷不可能再派遣上万兵马前往安西镇守,也给不出这么多人的军费,那就只能继续依赖天兵。

  让大唐的武将去统领天兵,就算是再不知兵的人也知道那只是个笑话。

  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也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

  毕竟人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挑出来的,挑出来了还得本人愿意去才行。反正安西军的使者还要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可以慢慢来。

  大唐的执政效率其实已经算比较高的了,但是在安西军的事情上,还是展现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速度。

  商议封赏之事用了三天,但走流程却只花了两天。

  而且这两天里,不仅所有人的官凭印信文书全都办了下来,还挑选好了出使西域的官员,另外礼部这边也给使团做了入宫的礼仪培训,只等宫中旨意一到,使团陛见之后,就可以遣使往西域颁旨了。

  中间还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按理说使团应该只有几位代表入宫觐见,但是在教导礼仪的礼部官员过来时,所有玩家都表达了强烈的想要进宫去参观(划掉)觐见的愿望。

  这可是大明宫啊!

  虽然后世的大明宫可以随便进去参观,但那个应该叫“大明宫遗址”,很多地方都还没复原,复原的也不可能比原装的更令人震撼。

  何况这个大明宫,还是有皇帝居住、有禁军护卫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玩家也不好搞一些翻墙、夜探之类的动作——一旦被抓住,说不定就要被扣个谋逆的帽子,玩家只是想搞事情,不打算替雁来找死。

  这时候就很想念龟兹城的郡王府了,还是自家地盘好,就算翻郡王府的墙被发现,也只是抓去关几个小时的监狱。

  所以雁帅什么时候来长安,入主皇宫啊!

  ……扯远了,总之使团入宫觐见,是目前唯一能进宫的机会,玩家必不可能错过!

  再说这里就五十个人,又不是五千个,这都不接待,也太见外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五千个”这个关键词让皇帝想到了陇州城外的那支大军,总之,礼部的官员转达了玩家的要求,他斟酌之后,还是答应了。

  所以,进入长安城的第六天,玩家一大早就上线,狠狠捯饬了一番,就开启直播,跟着礼部的官员进了宫。

  他们走的是正南的朱雀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