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不管耿氏多像人,她到底是由厉鬼变来的,当了那么多年的鬼,怎么可能还能和人一样?
康熙心沉了沉,面上却不显,笑道:“耿娘子太客气了,当时那种情况,我岂能眼睁睁看着嬷嬷遭歹人之手而无动于衷?那还是人吗?想来耿娘子你遇到这种事也同样会出手吧。”
康熙本来只是想客套一下,谁知耿梨听了却连连摇头。
“要是我我才不会干这么傻的事呢!又不是我被打劫,刀剑无眼,要是伤了我怎么办?我肯定第一时间赶紧跑啊,要是那些人没抢够再来抢我怎么办?实在是太危险了!
耿梨拍着胸口,一脸心有余悸的样子,好像自己就在现场似的。
现代人的生存法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可以,把自己卷进去可不行,要是讹上自己怎么办?
这是……见死不救吗? !
耿梨的这番言论把康熙一下震住了,半晌没回过神来。
虽然说,遇到这种事,寻常百姓见死不救也是人之常情,可这耿氏并非常人,救人对她而言可以说拭易如反掌,也见死不救?
震惊过后,康熙忍不住皱起眉来。
看着一脸理所当然的耿梨,康熙眼眸暗了暗,心有些冷。
这个耿氏,倒是冷血。
就在康熙脑中闪过各种思绪时,就又听到耿梨说道:“赵大爷,也是看在你救了董嬷嬷的份上好心提醒你一句,下次你要是还遇到这种事,你也别傻傻地冲上前救人了,谁知道这山上没埋伏着更多山匪呢?
要我说,你都这把年纪了,本来就没几年好活的了,要是因为逞英雄把自己小命给丢了,多不值啊,是不? ”耿梨一脸真诚道。
这个年纪,该吃吃、该喝喝,瞎折腾啥啊!
“……耿娘子说的倒也在理,我会注意的。”康熙摸着又开始犯疼的胸口,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
这个耿氏,不仅冷血,还能气死人。这老四是不是有病,这种人也能看上?
康熙现在很是怀疑,胤禛是不是受过什么不为人知的刺激,不然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一张嘴就能把人气死的女人,这除了给自己找气受,还能有什么好处?
努力压下心中的郁气,康熙此时的笑容已经很是勉强,强硬地转移话题道。
“对了,来的路上,听董嬷嬷说,耿娘子心善,看流民食不果腹,就在山脚下搭了粥棚给流民们施粥,还亲力亲为,端的是菩萨心肠,现在像耿娘子这样高义之人着实是不多见了,赵某很是敬佩啊!”
听康熙夸自己,耿梨嘴角立刻咧出来一个大大的笑容,嘴上却谦虚道:“哪里哪里,不过是施个粥罢了,哪里谈得上菩萨心肠,再说这京里施粥的太太小姐也不止我一个,赵大爷你过誉了。”
康熙附和道:“耿娘子倒也不必自谦,京城里施粥的太太小姐虽有不少,但是像耿娘子您这样亲力亲为的却是少之又少。且听说耿娘子这里施粥还与旁处一天一次不同,一天早晚施两遍粥,就这一点,耿娘子就远胜别人,只是……”
康熙犹豫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色:“只是耿娘子虽然心善,但是此举,怕是有些不妥啊!”
耿梨正被夸着高兴呢,听到康熙说自己的行为不妥,顿时有些不高兴。
“哪里不妥了?”
这个赵大爷,怎么还挑起她这个主人家的刺来了,还有什么做客人的自觉吗?
无视耿梨的不满,康熙笑道:“我知道耿娘子心善,不忍灾民挨饿,才一天两遍的施粥。但是此举是不是有些过于出挑了?
毕竟旁人都是一天只施一遍粥,就连官府也是。若是耿娘子一天施两遍粥的事传出去,怕是会引来不少人的非议,于府上名声有碍。
况且这一天两遍的施粥,着实有些多了,这一两天也就罢了,但要是长久下去,庄子上的粮食怕是撑不住的吧。 ”
“别人的非议,和我有什么相干。”耿梨嗤之以鼻,一脸的并不在乎。
“人活一辈子,自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来,赵大爷你也这么大年纪了,说不定哪天一蹬腿就没了,怎么还这么看不透呢?
至于粮食不够的问题就更不是问题,粮食不够就把粥棚给停了啊,我又不是他们爹妈,还能管他们一辈子不成? ”耿梨理所当然道。
她搭这个粥棚纯粹是给自己找乐子的,又不是真忧心这些人的死活?
再说了,赈灾本来就是官府的事,和她一个贝勒府的格格有什么关系?她不施粥谁还能逼着她不成?
康熙:“……”
就非要隔三差五地提醒他年纪大的事吗?还是说这是想把他咒死呢
康熙额上的青筋狠狠地跳了跳,强把心中的那种恶气给咽下去,只是脸上的笑容却越发勉强了。
康熙叹道:“耿娘子这话说的倒也不错,只是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顺心呢?总是要顾忌一下旁人的眼光的。
再者这停掉施粥一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停,需得慎重啊!
虽然这些天这群灾民都是靠娘子的施粥才活命的。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些灾民才更看重娘子您每天施舍的这两碗粥。
这要是停了施粥,等于断绝了这些灾民的活命,走投无路之下,要是激起民变可不是开玩笑的,娘子你可要三思啊! ”
康熙敦敦教诲道,似乎在教导不懂事的小辈一般。
却让耿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