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
沈煜杭极力扼制想要掐死林鹿的冲动,过了半晌,缓缓放下手臂,咬着牙道:“林鹿,本殿再问你最后一次,你是不是宁肯帮一个软蛋废物,也不愿辅佐于我?!”
林鹿瞟他一眼,没有接话,施施然从座中起身,缓步走到门边,冲外扬声一句“送客”。
不多时,秦惇速度很快地从远处阴影里闪转过来,进到屋里,很是恭敬地立在沈煜杭身前,示意他林鹿有令,殿下当随行而出。
态度谦顺得挑不出半点错处。
可那双鹰一样的眼睛,直盯得沈煜杭后背发毛,不得不照做。
第53章 缓不济急
在路过林鹿时, 沈煜杭留了一句话。
“今日之辱,本殿记住了,林公公, 咱们来日方长。”
“随时恭候。”
两人之间气氛古怪,就连秦惇都有所察觉。
三皇子来时带的人不多, 与林鹿会面期间都等在侧院, 秦惇也只是带沈煜杭与手下汇合, 直接交由引路的小太监将他们领向大门, 自己则匆匆回到林鹿身边。
“少主, 没事吧?”秦惇紧张兮兮地偷眼上下打量林鹿周身,先前两声摔杯的动静在静谧院落中很是突兀,自然逃不过他这五感灵敏的习武之人的耳朵。
林鹿没打算瞒他, 答道:“无妨, 不过将沈煜杭气得狠了,三皇子殿下险些发疯,意图将我扼死。”
“啥?!”秦惇脸色瞬间变了,“属下这就去抓他回来讨个公道……”
“省省吧。”
林鹿懒懒呵止,秦惇虽不甚服气, 但仍听话站定脚步,“没听人要跟我‘来日方长’。”
林鹿不再理会秦惇,转身朝内院走去, 背身同秦惇道了一句:“和干爹汇报去吧, 就说我与三皇子发生口角,现已结下仇怨,日后须小心盯防。”
秦惇讪讪跟上林鹿, 有点羞恼地道:“少主,到底要怎样, 您才能相信属下对您是真心的?!”
林鹿回头,认真看向秦惇:“你从未向督主禀报过我的事?”
秦惇微惊,不敢看他眼睛,躲闪地移开目光,不说话了。
林鹿不是真的在意此事,更像是已经习惯身边到处是纪修予眼线的日子,不打算因这种小事而畏手畏脚、不敢动作。
以他对纪修予的了解,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仅是乐于掌控一切,而发生事情本身的影响对他来说几乎微乎其微,似乎只要不触碰其逆鳞,他对各种事宜的容忍度极高。
林鹿很清楚自己的斤两,眼下阶段,他对不顾时机轻易朝纪修予出手——这种明显属于自断前路的行为——没有半点兴趣。
他更期待沈行舟这次离京南下,最终能否为二皇子党派拉来楚家这个庞然大物作为助力。
其实按照沈清岸原定打算,是不准备第一步就自不量力去拉拢军方的。
一来,行军打仗之人多忠君纯良,没几个喜欢跟官场打交道,相较于熟悉见风使舵的文官,实际操作起来的难易程度可见一斑;
二来,兵权素来是古往今来夺嫡必争之权,却也是皇帝最为严防死守的无上权柄,稍有不慎便易引来天子起疑,风险之大沈清岸一个连发展势力都需要藏着掖着的弱势皇子根本无法承担。
只是……既然已经得知沈行舟与楚逸飞有所交情,那沈清岸就不会白白放过这一大好机会,总要尽力一试的。
——当然,想要护国公楚恒在当下就举家襄助,在如今的局面,此事的离谱程度不亚于天方夜谭。
但若能让楚逸飞对他们产生好感,有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吹风”,再想改变其他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此看来,抢在其他皇子之前将一部分兵力握在自己手中,并非全无可能。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初十,沈行舟跟随楚家军出征的日子。
说是让将门子弟随军历练,但此行主要目的,还是欲在蛮族肆虐时于西南边境一振大周雄威。
周朝版图地至西南有一占地广袤的丛莽密林,瘴气横生、毒虫蛇蚁遍地,其后有一国,名曰玄羽,与大周世代为敌,至今仍未休,西南边境偶有外敌骚扰便是玄羽国人的所作所为。
此番率兵前去,正是为了敲山震虎。
楚家大郎就是已经战出名头的征南将军,二郎在刑部任职,而三郎楚逸飞而今年近弱冠,正是初入军中、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楚恒本不愿沈行舟与楚逸飞同去,一来行军打仗非儿戏,担心养尊处优的皇子吃不消军旅苦楚,弄不好就是麻烦不断;二来也为了与之避嫌,楚家世代忠臣,绝无站队党争之先河,作为现任护国公的楚恒自然不会让自家三子打破族规,令楚家先祖蒙羞。
好在沈行舟的“愚名”足够深入人心,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楚恒身经百战眼光毒辣,看得出这位六皇子心思单纯不似作伪,再加上楚逸飞帮衬美言,便勉强允了此事。
这日一早,大军开拔,楚家大哥楚寒云带队走在最前面,沈行舟与楚逸飞待遇相同,骑马跟在几位副将身后,出城后一路行到野外一处低势山谷,此地远离隆福皇宫,从这出去,才算真正出了兴京所辖范围。
“将军,你看那儿!”楚寒云身边一位眼尖的副将望见前方隘口站着一队人马,立时出声示警。
楚寒云身后是万人行军,无论多么凶恶的歹人匪类,也绝不会蠢笨到胆敢拦截军队出行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