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他不可能为了关心太爷而搅乱太爷身上的福运。
掐算,自然也就随即停止。
不过,他迫切地想知道,太爷又做起那个梦的原因,到底是出在自己身上,还是太爷身上?
若是出在自己身上,这不应该啊……自己现在户口簿上只有太爷一个人,按理说,自己走江功德肯定会分到太爷身上,太爷的福运只会更加浓厚。
可若是出在太爷身上,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太爷身上的福运,能否自行挡住这一未知影响?
“啧,今天这天瞅着,怕是要下雨喽,得让力侯和善侯早点把货送出去。”
今早的遛弯,就提前终止了。
李三江回到家时,秦叔和熊善已经在装货了,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自然更为敏锐。
“来,我和你们一起去送,西沟村老朴那家,人丁少,当时来下订时就请过我找人去帮忙搭场子。”
人丁少并不是主因,而是老朴家早就进上海城过日子了,平日里村里红白事也不来参加,人情也不送。
这次,老朴头死了,遗体送回家里办丧事,儿子去村里请人,没什么人愿意过去帮忙。
这种事情,都是相互的,谁都怕麻烦,可你躲麻烦的话,以后也就没办法去麻烦别人。
不过,李三江现在家里人手充足,已经可以承办丧事一条龙了,只要愿意出钱,照样能帮你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润生和阴萌也被点了将,包括梨花,也被要求一起去帮忙做饭。
至于刘姨,李三江没喊,因为他清楚,刘姨不在家,那位老太太怕是连锅都烧不开。
有一说一,这儿媳妇确实没话说,放别人家,做婆婆的天天半点家务不干全都指望着被伺候,儿媳妇早就闹上天了。
可惜了,壮壮和阿友不在家,要是他们在,自己连白事班子都能替了,那阿友穿上戏服表演起来,比本地老道士都要逼真。
大板车推出去时,李三江有些诧异道:“小远侯,你咋跟上来了?”
李追远:“在家待着无聊,我也去。”
不弄清楚太爷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李追远心里不踏实。
李三江:“那你别推车了,坐车上来。”
说罢,不等李追远反应,李三江就将少年抱起来,放在了车头。
西沟村不远也不近,但推车速度到底慢了些,大概一个钟头后,才到了地方。
老朴家是间小土房子,坝子上不仅没铺水泥,连石子儿也没填。
不是没钱修缮,而是人早就不回来了,就懒得弄。
此时,土屋门敞开着,里头停着一口冰棺,靠好几个插线板连接的长长电线,通往隔壁邻居家。
这是家里电早停了,电路也早就老化,交了钱也不能用,为了给冰棺供电,只能找邻居家借买。
孝子朴兴盛的妻子与女儿,坐在板凳上,妻子正给女儿喂八宝粥吃,那女儿年纪和李追远一般大,穿着公主裙,看起来很洋气。
朴兴盛则站在院边,与另一侧的邻居进行着交谈。
那邻居拄着锄头,不时抠着耳屎,一副你说你的我无所谓的态度。
朴兴盛越说越气,脸涨得通红。
原来,老朴家的地当初早就转包给邻居种了,签的长合同,现在地里种着庄稼,想搭办丧事的棚子得先平一块场地出来,邻居不让。
朴兴盛出钱补偿,邻居也乐意,后来干脆报出了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数,把朴兴盛气得不轻。
原本,正常农村关系下,你家要办丧事,借块地不用补偿都可以,至多包个红封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丧事为大。
但邻居家去年翻盖房子时,想着与朴家商量一下,互换一小块宅基地,好方便开条路通往村道,这样两家都能方便进出。
结果托人去传话,被老朴头直接打电话到村里,严词拒绝,说就算他死,也不同意。
你当初不给人家方便,人家现在自然也不肯给你方便,地虽然是你家的,但转包合同在村里,他不同意,你还真不能平场子。
最后,还是李三江下场各发了一支烟,把邻居拉到一边,背着朴兴盛,和邻居一起把朴家骂了一遍,最后再以“人死为大”的理由,希望他吃亏让一步。
邻居看了一眼停在屋里的冰棺,就点了点头,按照正常价格给朴家划了一块地。
李三江也留了一个心眼儿,先去和朴兴盛把钱结了,再让润生熊善他们干活。
对待讲究人家自然有讲究方法,对待不讲究的,那就没办法了。
朴兴盛闻言,当即面露不快,但要是李三江不帮忙,他爹这丧事还真就办不成了,只能先给了钱,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把活儿给干好了,他可是会仔细盯着的。
看在钱的面子上,李三江也就没和他计较什么,指挥熊善他们开始搭台布置。
本来想着梨花一个人负责烧饭,忙不过来,还得再请人,现在看来也不用了,大概除了接下来还要过来的白事班子外,不会有多少上门吊唁的宾客,梨花一个人完全应付得下来。
李追远也力所能及地帮着忙,他力气还是有的,搬拿些东西不在话下。
但奈何太爷对这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