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
r />
到了宫门口下马车,换上轿子往里面走。
她这边到永和宫,那边十七格格就过来了:“德妃母,额娘早早就惦记您这边要回来了,特意让御膳房准备了清热降暑的饭菜,叮嘱了女儿特意给您送过来。”
她自己拎着食盒,挺大的,乌雅秀贞就忙让宫女去帮忙:“傻孩子,你自己拎着不累得慌吗?那些宫女太监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是了。”
“不用,我能拎得动,那德妃母就赶紧用膳吧,用了午膳再休息片刻,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十七格格忙告辞,乌雅秀贞也确实是累,就没多挽留,只派了人送十七格格回去。
午饭确实是准备的挺用心的,既有汤汤水水,也不会热的让人下不去嘴,温度正好,味道也是乌雅秀贞喜欢的。
她吃了午饭稍微梳洗了一下,就忙进屋去小憩了。
这一睁眼呢,都快天黑了,起床之后才发现章佳氏已经过来了,正在外面廊檐下做针线。
乌雅秀贞凑过去看两眼:“这天都黑了,你这针线是不是也得放下了?眼睛不打算要了啊?”
“就剩下最后两针了。”章佳氏笑眯眯的,说着话,最后两针也完成了,她顺势收一下线头,然后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乌雅秀贞:“给娘娘您做的,您试试?”
是个抹额,眼看要到八月了,秋风起,若是年轻人呢,这天气是正合适的,凉爽自在。但是吧,对于乌雅秀贞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秋风可就有些不太客气了,吹得时间略长一些,就要头疼。
所以这抹额,一到这天气,就必得准备上了。
这东西呢,是年年做新的用。因为时间长了的,不保暖,当年用过的,乌雅秀贞大多会赏赐下去,宫里的嬷嬷们多了去了,给这个给那个的,再不济家里还有老人也可以用,并不算是浪费了。
宫里做的,那都是用的好针线。乌雅秀贞不用旧的了,但不代表这东西就不是好的了,照旧还是能用的。
章佳氏知道乌雅秀贞的习惯,这几天就特意抓紧时间在赶工这个,正好赶在今天完成了。
乌雅秀贞拿过来在自己额头上比划了一下,大小正合适,上面的图案也是她喜欢的四时花朵,而不是那种很俗气的祥云之类的,她就笑眯眯的直接带起来了:“章佳妹妹这手艺,还是好的很,大小也合适。”
“姐姐喜欢就好。”章佳氏笑眯眯的,伸手帮着乌雅秀贞略调整了一下:“本来是想和姐姐说说话的,但现下时间不早……”
乌雅秀贞摆摆手:“我这才睡了一下午,晚上怕是要睡不着的,你若是不嫌弃,晚上就留在这边吃饭,吃完饭,咱们说说话聊聊天儿。”
今儿刚回宫,康熙十之八九是不会来永和宫的,大约是会去延禧宫,或者是密嫔那边,再或者是良嫔那边。所以她可以很放心的留下章佳氏说话。
章佳氏也知道这事儿,顿了顿就应了下来。
姐妹俩先宣了晚饭,乌雅秀贞瞧着桌子上的东西就忍不住笑到:“这宫里的饭菜吧,天天吃天天吃,时间长了,难免腻味。但若是到外面吃两个月,又会觉得,十分想念。嗯,今儿这到八宝鸭瞧着和以往的不太一样,可是换了人做?”
章佳氏笑道:“原本擅长做这个的梁师傅,前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竟是做坏了这道菜,惹怒了宜妃了,被训斥了一顿,随后御膳房那边,就换了王师傅做这道菜。”
“那梁师傅呢?”乌雅秀贞问道,她倒是挺喜欢梁师傅做的八宝鸭的,味道不那么甜腻,宜妃是更喜欢甜味的。
梁师傅现下在御膳房打杂呢,御膳房的事儿,多得很,又不是只做菜一个。还有洗菜切菜的,还有备菜的,还有烧火的,还有采买的,梁师傅现在既然不做菜了,就是帮着王师傅备菜了。
乌雅秀贞顿了顿,就吩咐了身边嬷嬷:“去御膳房说一声,本宫还是更喜欢梁师傅做的,回头永和宫这边的,还是梁师傅来做。宜妃妹妹既然喜欢王师傅的口味,那延禧宫那边的,就归王师傅负责。”
嬷嬷应了声,急忙出去传话。
章佳氏笑道:“姐姐心善。”
“也不是什么心善不心善的,我自打入宫,就一直吃的是梁师傅的手艺,我这不过是出宫三个月,就换了人,我这人呢,虽然也不难伺候,不挑嘴儿,但若是有用的习惯的,那自然是更想用原先的。”
宜妃这事儿做的有些出格,她若是喜欢王师傅做的,那只管吩咐了王师傅就是了,完全不用限定了王师傅做这一道八宝鸭。看着是不许梁师傅做菜,实际上是打算收拾掉乌雅秀贞的人手呢。
“太子妃最近可是身体不适?”若是太子妃没事儿,这宫里的事情就是太子妃做主,宜妃就是再如何,也不会踩在太子妃头上去找事儿。
章佳氏点点头:“太子妃前段时间有些发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都半个月了,也不见好,整日里昏昏沉沉,这宫里的事情,都是请了惠妃,宜妃,平妃,还有良妃,还有荣妃来做主的。”
乌雅秀贞想了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这太子妃,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康熙不在京城,她一个晚辈,若是宜妃她们提出什么换厨子之类的想法,她也不好处置。那干脆一推二五六,将宫务给推出去了。
惠妃是大阿哥的生母,宜妃是九阿哥的亲娘,良妃是八阿哥的亲娘,荣妃是三阿哥的亲娘。平妃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子,但是身后是站着佟家的,也就是说,平妃是无所畏惧的。
皇上之前抬举良妃,就是为了拆开大阿哥和八阿哥,九阿哥呢,又偏偏是跟着八阿哥的。
也就是说,惠妃和良妃,肯定是要站在对立面的,良妃当然是打不过惠妃,一来是惠妃资历老,良妃还是惠妃提拔起来的,有知遇之恩。二来呢,良妃性子软,也没有惠妃要强。于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