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这满后宫,谁有乌雅秀贞生得多,站住的多呢?再者,她不光自己生,章佳氏在永和宫,在她的庇佑之下,所生育的孩子也都健健康康,这功劳也是算在乌雅秀贞头上的。

  再有一个就是这预知天灾的本事了,这十来年,靠着乌雅秀贞的提醒,大清避过去多少天灾,活下来多少百姓,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的。这种功劳若是放在前朝,封王封侯都足够了,放在后宫,别说是一个贵妃了,连皇贵妃的位置她都当之无愧。

  所以平心而论,这个贵妃的位置并不是乌雅秀贞高攀了,甚至还是他往下压了。这种情况下,若是再让人出头,和乌雅秀贞平起平坐,那将乌雅秀贞的功劳放在哪儿呢?

  除非是将乌雅秀贞的位份也提一提,否则,这贵妃的位置上,就不能再有第二个人。但康熙也并不愿意提升乌雅秀贞的位份,那自然的,惠妃等人,谁也别想升上来了。

  于是到了年纪,宫里也就寥寥几人得了提升。章佳氏变成了敏嫔,搬出了永和宫,住在了别的宫殿。但是不妨碍她照旧每日里来给乌雅秀贞请安,照旧是蹭了乌雅秀贞的书房,陪着乌雅秀贞看看书写写字什么的。

  十三阿哥和十五格格十七格格这三个孩子,也照常都是每日里来请安。早在他们长大,搬出了永和宫之后,他们就都是每日里早上来请个安的,现在也没有什么改变而已。

  只是永和宫地方变大了许多,东厢房腾出来了,乌雅秀贞也并不打算再让人住进来了,就干脆简单收拾了一番,做了客房——万一那拉氏等人进宫,也好有个歇脚的地方。现下她只那拉氏一个儿媳,但是这不马上的,就要有第二个了吗?

  龚姑娘的事儿,最终还是定了下来。因为六阿哥明确的表示过,他成亲呢,就为自己,自己高兴,后半辈子顺遂,就愿意成亲。若是后半辈子过的不开心,那他是宁愿不成亲的。

  这种说法本该是惹怒康熙的,但六阿哥这人呢,也聪明,并不牵扯到龚姑娘身上——表现的对龚姑娘也不是很在意,转头就该如何就如何了。

  康熙就算是想迁怒到龚姑娘身上也没理由,人家好端端一个姑娘家,什么也没做,你家儿子自己找上门去打听,听说不给成亲转头也就走了,这和人家姑娘有什么关系呢?

  憋的康熙胸口疼,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在朝堂上试探的提了一句,果然是得到了满人大臣的反对,还有宗族里的长辈,也都一个个的上折子,进宫请太后出面。

  太后干脆直接摇头,我老太太年纪大了,管不住事儿了,也不愿意管事儿,你们精神头大,你们想反对,那你们自己反对去吧。

  有反对的满人官员,那自然也就有支持的汉人官员——皇上既然口口声声说满汉一家亲,明面上又对汉人大臣比较看重,那现在轮到实际上的事情了,就要反悔了,这算是君子所为吗?

  再者了,现在是一个皇子福晋,日后会不会是后妃呢?日后这后妃的儿子会不会继承皇位呢?

  江山被满人坐着,他们实在是反抗不了没办法,那这会儿有点儿念头能想一想,也是好事儿吧?倒也不是说要造反什么的,满清已经坐稳了江山,朝廷稳定,若是造反,那少不了伤亡,民间战火蔓延,那百姓就少不了吃苦。

  现如今这种情况下,康熙还算是明君的时候,造反真不是个好选择,除非有人能兵不刃血,一点儿都不会让战火往民间蔓延。但古往今来,哪怕是父子之间,皇位更迭,都是好不了血流成河的例子,就更不要说将皇位上的人,从满人换成汉人了。

  所以,只能是温水煮青蛙,就像是蛇捕猎一样,慢慢的来吞掉猎物,将猎物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康熙原本的顾虑也是如此的,但这种趋势……怎么说呢,大势所趋,他能保证他的继承人不会弄一个汉人皇后,他甚至能保证自己的孙子不会娶一个汉人皇后,但孙子的孙子呢?

  世事如何变,谁也不敢保证是不是?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再好的祖宗规矩也抵不过时间的变化。

  若是满人融入到汉人里面,真的实现了满汉一家亲,其实对江山稳固来说,也算是一件儿好事儿。

  康熙和先皇,甚至和皇太极,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没有只将自己当成满人的统领,他是将自己当成了这全天下的帝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很明显了。

  皇太极和顺治能为了巩固皇位,来个大屠杀,完全不顾虑百姓,这种将百姓当蝼蚁的态度,就不是一个天下之主该有的。

  但康熙,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大清年年都有百姓起义的,康熙下令强硬镇压的却没多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派朝臣去沟通,只处置主谋之人,并不会将事情牵连过广。

  当然,年年有百姓起义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也说明康熙的治理并没有好到百姓们都满意。

  但是,年年都有起义也说明了一件事儿,他们不怕起义,不用担心起义之后牵连九族。

  康熙既然将自己定位成了天下之主,而非是满人统领,那自然是要考虑满汉之间的问题的,满汉若是对立到底,长久来看,对统治并非是好事儿。

  所以六阿哥的婚事,也是他对朝堂上的一次试探。

  满人还是很看重血统,汉人也还是盼着帝王能中立公正。

  再者,还有一点儿,若是六阿哥迎娶了汉人女子,那六阿哥就再没有了夺嫡的希望——康熙是能坦然接受孙子的孙子能娶个汉人皇后的事儿,但并不代表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允许后宫有个汉人皇后。

  所以,至少三代之内,他是可以确保,迎娶了汉人女子的皇子,再不许有夺嫡的资格。

  三代之后嘛……死人哪儿能管的了活人的事儿呢?再者,指不定到时候局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于是在朝堂上争争吵吵一个月之后,康熙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将龚姑娘,赐给了六阿哥做正妻,也就是六福晋。因为六阿哥和年岁不算小了,人七阿哥都当阿玛了,所以这婚事一定下来,就立马择期定下了婚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