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p; 都是海上贸易比较紧俏的几样商品。

  这些东西若是在大清境内,大概是价值二十万两左右的。

  若是此次出海还有遇上意外,大概是能换回来六十万两银子的。

  乌雅秀贞心思一动,先将这些契约书收起来,才问道:“去年,他们是不是没出海?”

  “是,去年你大哥亲自去送的消息。后来朝廷不是下旨暂且禁海半年吗?有一部分是听了朝廷圣旨的,但也有些不信邪,非得要出海的……毕竟早先都做好准备了,若是不出海,这也是有不少损失的。”

  先不说这个货物存放会造成的损失了,光是这船队在海里,也需要保养补给,这一天天的耽误下来,都是银两。

  但陈家听了乌雅秀贞的话,陈家冒着损失风险,去年硬是压着自家船队,没有出海进行贸易。然后,十月左右,台风来袭,从两广一直席卷到福建,再从福建到海岛。

  但凡出海的,都有后悔不迭。可出都出了,现下也没办法联系,也只能是求神拜佛,盼着自家船队没事儿了——可谁都知道,这种阵仗的台风,船队只要遇上,那生还的可能几乎是没有的。

  陈家当时心里就是一惊,不过因着台风之后需要重建家园,就暂且没往京城送信。等安顿好了,又要考虑给如何给乌雅秀贞谢礼,思来想去,就还是从根子上入手——当初乌雅秀贞想做这海上生意,陈家提出了十万两的门槛。现在,不是乌雅秀贞求着陈家做生意了,而是陈家求着乌雅秀贞入伙,所以,陈家拿出两倍的货物,算乌雅秀贞的份儿。

  又生怕乌雅秀贞拒绝,一直到船队出海,那边才赶紧将契约书给送过来了。

  现下陈家的船队,该是已经在海上了。

  乌雅夫人说完了,小心问道:“这契约书,咱们是要还是不要?若是不要,我让你大哥再给送回去……”

  乌雅秀贞笑道:“送上门的银子谁嫌弃扎手?再者,若非是我提醒,他们家的损失需得上百万银子了,现下他们保住了这百来万,拿出二十万给我做谢礼,也是理所应当的,留着吧。”

  契约书并不能写乌雅秀贞吗名字,所以只算和乌雅家签订的。

  乌雅夫人忙应一声:“那咱们这次指不定能赚回六十万了……到时候,你可就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两个阿哥两个格格,一人十万两都还绰绰有余呢。

  “额娘放心,也少不了我大哥那一份儿,他这辛辛苦苦的跑腿儿,我分他十分之一算跑腿费。”乌雅秀贞笑眯眯的说道,乌雅夫人摆摆手想推辞,乌雅秀贞说道:“额娘,一家人就不要说客气话,若是没有大哥在外面为我跑腿儿,这种事情,我能交给谁去做呢?换了哪个我都不能安心,这银子也是我大哥该得的。”

  顿了顿,乌雅夫人也就没推辞了,儿子跑腿这事儿,也确实是有苦劳的。

  兄弟姐妹之间如此照应,也才是对的。

  不然,只让跑腿不给辛苦费,那就算是乌雅长吉自己没意见,家里那儿媳妇儿,怕是也要心疼她自家男人,对大姑子多有抱怨的。

  家里人论情分当然重要,但是情分之外,亲兄弟明算账也很重要。

  乌雅夫人随即岔开了话题,问起来胤禛搬到阿哥所的事儿:“可要再准备些什么?你阿玛前段时间得了些狼毛,打算做了毛笔,给胤禛送过去可妥当?”

  “没什么不妥当的,不过你们是打算让荣昌带进宫吗?若是让荣昌带进来,需得有七阿哥一份儿,毕竟他现下是跟着七阿哥的。再者,六阿哥的也不能少,一碗水需得端平。”

  乌雅秀贞忙叮嘱道,她自己吃过这偏心的亏,就得多提醒提醒自家。

  乌雅夫人笑道:“放心,额娘做事儿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定然是谁的也少不了,连七格格和九格格,我都准备了东西呢,每人一个狼牙项链。这个呢,是保佑小孩子百病不侵的。”

  狼牙凶狠,女孩子体弱,又属阴,自来多病邪,佩戴狼牙首饰,也算是长辈的一个心愿祝福吧。

  当然,也不光是女孩子能佩戴,男孩子也能。但东西少嘛,那就只给女孩子好了。

  乌雅秀贞也得夸一夸亲娘:“还是额娘想的周到,我都没想到找一狼牙做首饰呢。”

  乌雅夫人得意:“你们兄妹小时候都身体强壮,很少生病,也是我照顾周到的缘故。对了,还有一事儿,你妹妹生了,生了个小阿哥,你回头让人送些洗三礼去。”

  乌雅秀贞有些吃惊:“这就生了?”

  她这小半年忙得很,竟是都忘记了乌雅秀珠怀孕的事儿了。

  乌雅夫人点点头:“前两天派人来接了她姨娘去,昨儿她姨娘回来,说是平安生了。”

  顿了顿,乌雅夫人又说道:“你妹妹……想接了她姨娘出去住。”

  乌雅秀贞顿时皱眉:“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她姨娘是什么想法?”

  这事儿……对乌雅夫人来说,不算好事儿,庶女嫁人了,却要将姨娘接走,那对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姨娘在家里受委屈了,一个姨娘,受的委屈从哪儿来?只有是乌雅夫人这个正室跟前。

  也就是说,只要乌雅秀珠将她姨娘从乌雅家带走,那几乎是明着对外说,乌雅夫人不慈,乌雅家是个虎狼之窝。

  乌雅秀贞这心里就有些火气扑腾上来了:“自来我们家也没有亏待她的,她如何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她自己提出来的,还是她姨娘有了这样的想头?”

  乌雅夫人赶紧先安抚自家闺女:“犯不着为这个生气,其实,站在乌雅秀珠那边想想也能理解,为人子女,自己日子过得好了,回头想想亲娘还在别处受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