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面见皇帝
两人当即一同前往尔木的营帐,尔木坐在上首,薛桐抿了抿嘴,直接说明来意。
“尔木,有些话我今天是定然要给你解释清楚的,也希望你能好好听我说完。”
尔木看着面前的薛桐,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的道:“你说吧,早晚你都得给我个解释。”
看到面前的尔木的心情还算是平稳,薛桐和燕凛纷纷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薛桐这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尔木,当年的事情并非是我们所做的,这些怨恨也是远远不应该报复在我们头上,上一代人有上一代人的纠葛,但是有些误会尚未解释清楚,只会使我们两败俱伤。”
薛桐这句话说完,燕凛已经明显能看出来尔木的神情微微松动,显然就是已经被说服的模样。
见此,薛桐更加自信,接着说:“如果你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之间的怨恨,大可以去问问当事人,若是我们再这样纠葛下去,当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尔木听到薛桐的话,脑海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闪过,想到这些年来这一代代人因为当年的怨恨而食不知味,终日劳碌的模样,也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若是能把当年的事情真的解释清楚,还给他们一次安心和清闲,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想到这儿,尔木微微沉吟,抬起头来,直视着薛桐道:“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当年的事情我也并非是十成十的了解,但祖上是不会拿这种大事欺骗我的。”
薛桐听到尔木的话,微微一笑。
她明白尔木是想要一个圆满的结果,双方人都想要用和平的方式把这件已经纠缠了很多年的事情彻底收尾。
薛桐和燕凛重又对视一眼,燕凛递给薛桐一个安心的眼神,沉稳的开口说道:“尔木,至于这件事情你就不用再担心了,我们只是希望能把当年的误会解释清楚,剩下的,我一定会让大燕的皇帝给你一个解释,你觉得如何?”
尔木看着燕凛诚恳的神情,半信半疑的眯起眼眸。
“大燕那边当真会给我们一个解释?”
燕凛话音刚落,薛桐紧接着笑眼盈盈,细声细语的劝道:“我和燕凛许下的事情就一定会办到,换言之,这也是为了你而着想。大燕皇帝自然心里也有一杆称,若是双方真的因为这些宿仇而开战,定然是会有一场恶战,两败俱伤。”
尔木听到薛桐的话,心里豁然开朗,眉目之间也轻松了起来。
薛桐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两方走到了开战那一步,自己这一边的胜算其实要更小一些,定然是会大伤军力,大失人心,边境地带的那些人民也一定会民不聊生,若是想要再恢复过来,不知还要休养生息几年。
尔木终于轻轻的叹了口气,爽朗一笑。
“好,那我就姑且相信你们一次,我也相信大燕的皇帝很快就能给我一个是双方都满意的解释,到时候我一定会宴请你们二位。”
听到尔木终于答应了和谈,薛桐心里面的喜悦一下子就表露在面上,她揽过燕凛的胳膊,恭恭敬敬的行了个谢礼,当即就把守候在外面的侍卫叫进来:“来人,我们收兵!”
说完,薛桐又转过头,对着尔木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准备准备回京都好了。”
看着薛桐大方自信的模样,尔木对薛桐的欣赏忽的就多增加几分,更多的还是因为休兵的安心,一时间,这个壮汉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而另一边,京都却并非见得有多太平。
宫中的养心殿内,此时此刻却是洋溢着一片低迷的气息,养心殿里所有正在等待上书的大臣都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的脸色。
听说今日就是秦霍成回京的日子,燕王倒是说有大事要禀报皇帝,看着皇帝这般郁结于心,只怕是不是什么好事。
“参见皇上,臣秦霍成请见。”
果不其然,不到半个时辰之后,披甲戴盔,面露肃穆之色的秦霍成就亦步亦趋的跟在燕王的时候,迎着皇帝的面进了养心殿。
秦霍成只看到皇帝的手微微抬了抬,心里便蓦的一沉,想起来前些天自己所遇到的险境,开口说道:“皇上,此次回京仅我一人,燕凛仍留在边境,我们已经出兵,但双方已经僵持了很久,对方的乱民气焰颇为嚣张,我军压根就没法轻易对他们动手。”
说到这儿,秦霍成面露难色,他抿了抿嘴,扫了燕王一眼,接着说道:“单单是我们的粮仓,就早已经发现被边境的乱民偷了好几次粮食了,军武装备一日也会丢掉几套,再这样下去,我们基本的军需都不够,我们写过信向您求助,可……”
“可什么?”
皇帝原本今日就郁结于心,听到边境那些乱民一直蠢蠢欲动就更加烦躁,如今听到秦霍成吞吞吐吐的关于军粮说不清楚,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冷声问道。
“可朝廷迟迟没有给我们拨粮食,臣这才赶紧策马回来,回来的路上甚至遭遇了刺杀,一路颠沛流离便赶来上奏。”
此话一出,便如同石破天惊,在这群大臣之中炸开了锅,就连皇帝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皇帝本想问个清楚,却看到燕王也缓缓开口:“父皇,儿臣也不知晓此事,但边境的军粮确确实实已经没有补给,这般大事他们是定然不会含糊推诿的。”
皇帝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就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毕竟皇帝也是在斗争浮沉之中一路走过来的,自己明明从来都没有收到过请求拨粮的信。
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截下了信,就是为了让边境断粮。
而结合秦霍成被追杀的事情,说明这朝中定然是有了内鬼,且对军事极为熟悉。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