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顾氏胎动

  她安慰道:“奶奶放心,那肥皂是放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就算明年卖也不会坏。”

  “是吗?”沈老太太双眼一亮,喃喃道:“那就好,那就好。

  我还怕剩下这么多再砸手里,细算下来猪油也花出去不少钱。”

  关乎银钱沈老太太脑子转的贼溜,一张嘴把做肥皂花出去的本钱一笔笔念叨了一遍。

  真是算账的一把好手,连她都有些佩服,要知道这可是古代,人均不读书的时代,能算账也是个本事。

  拢共月余的时间,田里的水稻不管是沈家还是别家的,情况是一天不如一天,稻叶枯黄如荒草,在炎日的摧残下簌簌有声。

  沈玉姝依旧每日去田里两趟,饱满的稻穗会弯腰,可田里的稻穗昂然屹立死不低头。

  对此她也无能为力,总不能别家田里绝收,就沈家的稻子大丰收,那真是自己挖坑埋自己,找死呢。

  王满仓把鸭子送了回来,田里是那么个情况,留着也没多大用处。

  沈玉姝和家里人商量过后,找了个卖到镇上的由头,把鸭子统统收回空间。

  一百只鸭子啊,再过些日子就可以下蛋了,她脑袋幻想过无数次鸭子的吃法,这样一来就连最简单的咸鸭蛋都吃不上。

  她怎么觉得这美好的日子离她越来越远呢,皱着眉头往家走,被对面欣喜的声音喊停了脚步。

  “爹回来了,县城情况怎么样?”

  距上次进城已过了五天,今天沈安信只带了两百块肥皂进城。

  如今县城的人几乎人手一块肥皂,洗的干净又便宜,比皂荚好用,她实没想到销量会这么好。

  沈安信扬起的嘴角立时僵住,“不好,城里缺水不说,粮店也开始涨价了。”

  “这么严重?”沈玉姝麻爪了,这还真不是个好兆头。

  也不知道隔壁府城情况严重到什么地步,居然直接影响到他们这里。

  “爹刚才高兴什么?”

  “哦,是张掌柜,他说想买咱家的肥皂。”

  沈玉姝奇怪道:“他一个酒楼掌柜买肥皂干什么。”

  张掌柜当然不是想买肥皂,他意在肥皂方子。

  先前那几块肥皂他本没上心,是账房先生拿着东西来找他,他才想起来这回事。

  市面上的香胰子一直价格居高,能买得起的人没多少,大部人用的还是皂荚无患子,这世上有钱人终归只占少数。

  试用后又觉得效果不错,立时起了心思,循着消息打听到价格,一听卖这么便宜,指定有利可图。

  当即送了一份到东家手里,等了一个月才有了回信,东家给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把方子搞到手。

  他一直没问沈安信家在哪里,只能在派人守在杂货铺子等着。

  有方子在手就有源源不断的银钱,何况女儿说了这肥皂可以做成不同的类型,那才是最赚钱的。

  要是把方子卖了,就是一锤子买卖,沈安信不傻,听了张掌柜的话当下就一口回绝了。

  张掌柜见一番试探下来,人家根本没有卖的意思,这可苦了他了。

  又想别人也不是傻的,指定不会干这杀鸡取卵的事。

  好在他东家是个正经商人,不做什么暴取强夺的事,最后商量先买一批运到府城看看情况,要是卖得好再找沈家人谈。

  “说是他东家看上了咱家的东西。”

  沈玉姝闻言精神一振,这可真是瞌睡来了枕头,没想到肥皂这么快就打开了销路。

  “他东家是哪里人,路途远的话我怕肥皂坏了。”

  沈安信“呵呵”干笑两声,“爹光顾着高兴,忘了问了。

  不过我和他说了咱家的位置,他说明天过来,到时再问一问。”

  “也行,那爹下午再跑一趟镇上吧,买二十刀麻纸回来,白黄各买十刀。”

  油纸包着不透气,肥皂运往别处只能换纸,麻纸是她眼下的最佳首选。

  沈玉姝是在后院堂屋找到的顾氏,她正在给窗台上的碗莲加水。

  顾氏将它们养的很好,原来的小碗如今换成了大盆。

  朵朵莲花立于水面,飞珠溅玉淡粉如莹如少女姿容亭亭而立。

  碗莲虽喜阳光,可如今这样高的温度也有些受不了,花蕾已经开始回缩。

  顾氏看的有些心疼,“姝姝,你来的正好,把这盆碗莲收回去吧,摆在这外面都不开花了。”

  沈玉姝凑上前,把壶里的水往碗莲盆里加了些,“不必,加点水就行了,由它陪着您也能心情好些。”

  她把张掌柜东家要买肥皂的事说了,又说下午会很忙,估计她也得过去搭把手。

  那么多的肥皂,自己留下一些,其他的全部打包不是个小数目。

  顾氏的肚子已经八个半月,村里的稳婆沈老太太早就打好招呼只等瓜熟蒂落。

  按说生了两个孩子,再生也算轻车熟路,可这次怀的双胎,心里不免紧张。

  她抬手抚上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