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当众道歉 插秧

  “娘,当着全村人的面,我以后还怎么活。”

  王翠娥半跪在地上抓着张氏的衣摆摇头拒绝。

  张氏看了丈夫一眼,这要是同意了,以后王家的脸面就没了。

  可是要掏那么多银子,这不是要她的命嘛。

  思来想去,银子大过一切,最后咬牙点头。

  “行,道歉就道歉。”

  王翠娥看父母为了银子连脸面都不要了,奋力甩开张氏的手大喊,“我不要,我宁愿死都不要那样做。”

  沈玉姝看不得她一副宁死不屈的样,疾步上前掐住她的下巴,冷声道:“你要死便去死,别在这哭天抹泪的干嚎,你要真死了我还高看你一眼。”

  速度快的众人都来不及阻止,大伙看向沈玉姝的眼神有一瞬间的呆滞。

  “赔,我们赔。”张氏没想到沈玉姝反应这么大,赶紧上前把女儿从她手里拉开。

  沈玉姝松手后退两步,深吸口气平复心情,和沈玉姝的性命相比这点丢脸算什么。

  “明天上午我要是见不到她赔礼道歉就让人把她扭送官府。

  到时挨板子给银子一样不少,你们看着办吧。”

  说完她便拿过顾氏手里的火把,拉着顾氏一道回了沈家。

  沈老太太想说赔礼道歉值几个钱,哪有银子来的实在,可看孙女这一番作态,明智的没有开口。

  事情已然说定村长挥手让大伙各自散了。村民心里一阵唏嘘,今晚这出戏真精彩。

  前院堂屋,老两口坐上首其他人分坐两边。

  沈老爷子轻咳一声,“玉姝啊,这毁坏田地真的又罚银又挨打啊?”

  沈玉姝看众人满脸的好奇,噗嗤一笑,“我哪里知道那么多,都是骗她的,爷爷。”

  顾氏就知道她胡诌的,家里也没这些书,“你呀你,要是有人拆穿你怎么办?”

  “这不是没人拆穿嘛,再说村里的人大字不识一箩筐,更别说律法了。”

  沈玉姝就是看准了村民对官府的畏惧才那样说。

  这法子也就能糊弄一下村里人,要是搁在别人身上一准露馅。

  那晚过后,王家像是怕被扭送官府,天刚大亮就敲锣叫了村里人。

  王翠娥也如沈玉姝要求的那样当着全村人的面道了歉。

  这件事的热度直冲大青村八卦榜第一,过了十来天才被另一件事压下去。

  村民对此议论纷纷,由于沈玉姝当晚的英勇表现,她的名声也受了波及。

  都说她年纪不大却厉害的很,逼得一个姑娘当众道歉丢尽了脸面。

  也有人说王翠娥活该,居然去祸害粮食,这些人里就包括隔壁的胡巧兰。

  王来财回去后狠狠教训了女儿一顿,据说将王翠娥打得很惨。

  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沈玉姝都没再见过她。

  第二天她特意去了李郎中家一趟,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李郎中解了心中的疑惑,就说以他对这丫头的了解要不是事出有因也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

  半夏听了都气愤的骂了好几句,把自己来了村子三年学来的脏话都说了一遍。

  至于村里其他人怎么想沈玉姝就无所谓了,有时候越解释越麻烦。

  再说名声能值几个钱,等她的两季水稻种成,看谁还敢多说一句。

  有了王翠娥做榜再也没人敢打沈家菜地那半亩秧苗。

  就连有人来看秧苗长势也是离得远远的看,沈玉姝为此省了不少的心。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却没下一滴雨,只有阴沉的天勉强算应个景。

  村民脱去了厚重的外衣,撸起袖子站在田间挥洒汗水。

  只盼秋天有个好收成,一家人能多吃几口饭。

  昨天秧田最后一次施肥,经过这些日子的炼苗,秧苗已经适应外面的温度。

  去了稻草帘竹条棉布,一棵棵细绿的长叶随风摇曳,透着满满的生机。

  沈玉姝掐算日子,和沈安信放了水田泡满一个星期的水为插秧做准备。

  回去的路上村民和沈安信打招呼,对沈玉姝也是满口夸赞,只是夸赞下不免多了几分打量。

  沈安信看着女儿脸上的无奈,笑道:“现在知道你娘为什么不让你出门了吧。”

  事情过去半个多月,没想到这些好事的村民还这么打量她。

  沈玉姝撇嘴,“爹,你还笑,不过他们说他们的,我才不怕。”

  第二天沈玉姝赶早起床,胡乱吃了几口饭,先给菜地浇上足足的水,预备待会儿拔苗。

  趁着人没来前她掏出工具拍照测量,做移栽前的最后一次记录。

  沈宁嘉和沈宁言今日没去学堂在家里跟着一块儿干。

  沈安信对此乐见其成,本就是农户人家不能读书就忘了本,连田都不会种。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