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伤寒杂病论

  “咚咚咚”

  李郎中头戴面巾挎着药箱上前敲门。

  在看到沈安信脸上的口罩时抬起的脚步顿了顿。

  只是双方都极有默契的点点头没说话。

  他进了院子发现墙壁和房子周围撒满石垩。

  屋里更是飘着一股浓郁的艾草香味。

  难道这沈家也有人也懂医?

  怎么之前从没听人说起过。

  他给沈家众人一一把脉后发现沈家人身体康健的连点小毛病都没有。

  这下他更奇怪了,乡下人人劳作身体多少会有损伤。

  像沈家这样的情况实在少见。

  他看着角落燃尽的艾草忍不住出声问道:“家里可是有人懂医?”

  沈老爷子先是一愣,随即笑着指向坐在火盆边上的沈玉姝。

  “是我家玉姝鼓捣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是求个心安。”

  说完还把前些天沈玉姝的应对也讲了一遍。

  李郎中摸着为数不多的胡子暗暗点头,心里突然起了惜才的心思,转头打量起沈玉姝来。

  “真没想到姑娘小小年纪竟懂得这么多,你可有兴趣跟老夫学医?”

  沈玉姝吓得连连摇头,“中医一途博大精深,我是万万学不来的。

  只是平时看的书杂了些,所以知道的比旁人多一点。”

  她哪懂这些,再说她悠闲日子才过几天就急着给自己找事做。

  李郎中见此倒也不勉强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他还得抓紧时间研究如何治这伤寒呢。

  通过李郎中所说,这五户人家有三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症。

  冬日屋里密不透风最容易传染。

  平日和这几家多往来的人家里也有人中了招。

  其中最数老人和小孩子多。

  沈家人心里庆幸,幸亏当初沈玉姝坚持要兄弟两个隔离,不然说不好今天他们也会中招。

  门口守着的几人听说沈家人没事不由松了口气。

  既然没事他们便和沈家人打过招呼回李家祠堂报信了。

  村长听了消息,又得知沈玉姝那天的安排,心里后悔的同时不禁暗暗感叹。

  不愧是读书人懂得多。

  确诊的村民被集中安排到村尾山脚下一家无人居住的荒院里。

  里面破败的不像样可好歹还能将就着遮风挡雨。

  怕人再冻出个好歹来村长又做主给多点了几个火盆取暖。

  三天后,被隔离的李志庆开始发高烧。

  甚至一度烧到开始说胡话。

  伴着呕吐、腹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喝下李郎中配的药往往只能延缓症状。

  实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连余下的村民症状也渐渐加重。

  李郎中见此只能在书房不眠不休得翻找医书,希望早日研制出药方。

  伤寒症状如此严重,他猜测城里的情况甚过村里百倍。

  若是蔓延太快,朝中那些官员为保安稳只怕会快刀斩乱麻。

  到时一村人怕是都活不了。

  沈玉姝每天都能听到关于伤寒严重的消息。

  听说昨天村里又发现几个发高烧的被送到了村尾。

  她还不知道自己头上已经悬了一把大刀。

  如果伤寒不能根治自己的小命也会受牵连。

  这病虽然凶险,但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她空间倒是有药,可数量不多只能保证自家人平安无事。

  唯有研制出药方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

  她原想着有汉代名医张仲景所着的伤寒杂病论便可以应对此次伤寒。

  可那天在和李郎中的聊天中才得知。

  那本传世医书因多年战乱朝代更迭早已失传。

  如今留存于世的也仅仅是残卷而已。

  “姝姝?姝姝?”

  沈安信看女儿守在火盆前一直发呆连自己叫她都没听见。

  扯着凳子靠过去,“在想什么?”

  “爹....”

  沈玉姝回神,抬头看向他的眼里带着犹豫,嘴唇嗫喏的没有说话。

  沈安信似乎想到什么,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腾得起身,“你是不是有办法应对这次的伤寒?”

  沈玉姝无奈点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