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侨乡的意外之喜二

  祁同伟伸出手来。

  “我是副区长祁同伟,时代的变化,我们正在大力推行改革开放。

  这样的变化也是好的预兆,不是吗?”

  陈楚青露出惊讶的表情,祁同伟的年纪才是他最吃惊的点。

  “你好,你好,这么年轻的副区长啊,厉害,厉害。

  我也是七零年代出去的,对国内政治有所了解,但是你这么年轻的副区长,别说见了,听都是第一次听过。

  西方一直说咱们是老人政治,我看很多现实能打他们的脸。

  顶层明确了退休时间和退休制度,地方上又大胆提拔你这样的年轻干部。

  实在令人惊叹啊,这样对比起来。

  美丽卡的制度才是老人政治,他们的参议院平均任职时长都超过了三十年。

  个个是家族世袭制,我好像能看见未来的变化了。”

  祁同伟有些惊讶,这个年代,美丽卡打败了强敌,正处于独霸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的经济在这个时期也非常活跃强大,满大街都是吹捧美丽卡的人,这人的眼光能从政治制度上准确看到未来的变化,绝对不是一般人。

  “我国的改革开放那是浩浩荡荡,每个人都身处洪流之中。

  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那么清晰,但如果你真的能看见未来,那你一定能获得最丰厚的回报。

  我开始对和你交朋友感兴趣了,重新认识一下,我是祁同伟。”

  年轻的设计师戴着眼镜,有点微微驼背,可能是习惯了伏案画画,但是眼神却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我也开始感兴趣了,你这一段总结,无比精辟,我叫陈楚青,是个建筑师。”

  二人落座后,互相感觉拉近了不少距离。

  “听说你现在在国外做建筑设计师?”

  “那不重要,我现在想回国内了,国内百废待兴,加上我们刚才讨论的优势。

  我觉得大有可为啊。”

  “真的吗?我听说现在国外优秀的建筑师收入颇丰,不是咱们内地现在可比的。”

  陈楚青摆了摆手。

  “钱这个东西,当解决了生活的大部分麻烦之后。

  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更想做一番事业,我回国其实有一个月了。

  跑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城市,看了不少建筑。

  我想继续做老本行,继续搞建筑。”

  “开个设计工作室吗?”

  陈楚青摇了摇头。

  “不,那是在国外那种饱和市场情况下的被迫选择。

  如果回国内的话,我想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专搞商业和公共设施。”

  祁同伟顿时乐了,这些死海龟,眼光是真不错,一眼就看见了最有出息的行业。

  “干这个行业确实前景无限,不过你个人有个缺点。”

  “但讲无妨,我在国外待久了,不适应国内的发展速度和情形,现在也正愁如何入手呢。”

  “这个缺点你自己也谈到了,就是不熟悉国情。

  国内接下来的发展,不止是战略眼光和业务能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是取决于战略眼光和业务能力。

  但是起步就需要人情世故,你是专业型人才,并不擅长这一方面。

  我可以提供一个方案,帮你找几个合伙人,当然,还是你自己做大股东。”

  “说来听听,如果合理的话,我可以接受,如果是你自己出来和我一起创业的话,我感觉会很有信心。

  不过看这样子,你应该不会抛弃仕途。”

  祁同伟哈哈大笑。

  “我有我的追求,你有你的理想,可以合作,但不可能抛弃我自己的追求。

  是这样的,我可以帮你找两个交际方面的人才,你给他们一部分股份,一起合作。

  另外,我们区政府可以以国有资本对你的企业进行注资,如果有政府背景的股东,你的起步将会非常快。

  当然,大股东还是你自己,用于掌控全局。”

  在西方长大的陈楚青看来,这样的合作模式不稀奇,只不过在国内这种情况还是十分少见,因为政府过于强势,从来都是主管一切的,现在能老老实实做个不管事的股东吗。

  “我考虑一下,再回答你,毕竟还要回去和媳妇商量商量,不能草率得做决定。”

  祁同伟点点头。

  “很合理,有想法了,直接找我,这是我的名片。”

  祁同伟拿出的名片上印着高新技术投资公司的头衔,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江北新区常务副区长的头衔。

  陈楚青看了半天名片。

  “你跟一般的官员真是大不一样啊,思维新潮,现在能这么搞了吗?

  不会太久的,周二我就会给你答复,三天以后。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