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娘娘(求月票)

便也没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何况此时主管九天三界的天翁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位了,不会有牵连的说法来。”

  江凝道长转过身来,平静看他,她的脸色白得像是化了盛妆。

  “此地曾是那位娘娘的道场,多年以来她老人家不知留下多少血脉与关联,在修行之初多半也曾在哪处坐山为神,有人口呼‘山神’二字,祈祷通禀她的案前,也是很正常的事。”

  说着她又顿了一下:

  “符箓派的道人不能对所供奉的神灵说谎,我们瞒而不报是不行的,然而我家神君刚正,以我对她的了解,既是救世救民,定然不会深究。”

  “那样就好。”

  言谈之时,不知何时,青玄道长也已醒了,在他们身后坐着听。

  林觉向江凝道长行完一礼,这才又转身,对青玄道长说:“青玄道兄,我虽坦然,但人言复杂,便请只报于神君,莫要传我请神之事。”

  “道友这话说得!”青玄道长比江道长更直白,作生气状,“不知我青玄是做了什么事情,惹得道友如此看轻于我?”

  是了——

  如今这年头虽然不如上古那般,名节品行胜于一切,可这四字仍然有不轻的重量。更别说他们乃是符箓派的道人,除供神以外主修德行,本质上求的是世间百姓的敬重,这是与看轻相反的一个词。

  林觉叹息,放下心来。

  再度瞄向脚边。

  狐狸仍然无忧无虑的与落叶嬉戏,玩得开心而投入,像是此前的争斗险情也忘得干净,倒很让人放松。

  林觉见状也不由一笑。

  与它初见之时,他是知晓它有多小一只的,因而不管它从哪里来,到现如今,都可以清晰从它身上看到属于自己陪伴与教育的痕迹。哪怕它真的和那位娘娘有什么关联,哪怕天上与娘娘再起争端,一手养大到现在,显然也是不能轻易将之丢弃的。

  没有多久,别的人也醒了。

  此时的贡村一片清明。

  秋高气爽,白云蓝天,阳光好明媚,邪祟尽除。尤其在此前的对比下,真当让人舒服。

  “此地想来已经无事了,不知神君与妖王战况如何,我们须得先回山门复命。”江凝道长说道,“不管神君最终作何选择,结果如何,尘埃落定之后都必将亲自登门道谢,再将此事通告于浮丘峰的道友们。”

  齐云山四位道长都站在一处,向他们道别。

  “万谢道友相助。”

  “此地百姓,感激不尽。”

  “道友也受了伤,也请早些医治。”

  几名道人带了长剑与马匹,是要比浮丘观的骡子精贵些,踏着青石板离去了。

  只剩师兄妹二人站在原地。

  贡村的村正乡贤站在前面,同样千恭万谢,却是惊犹未定,俨然劫后余生。

  “几位老先生莫要多说了,先安乡亲的心,再修缮毁坏的房屋巷道吧。”林觉摆了摆手,“我们也离去了。”

  “恭送两位神仙真人,待得事情了了,定然亲去黟山,登门携礼道谢。”

  “告辞。”

  林觉带着小师妹,也离去了。

  先是村中小巷。

  林觉挎着小师妹的挎包,提着树妖灵木,一边走一边四下看。

  此前不知多少邪物,挤挤攘攘,甚至有从房顶上爬的,以至于地上落满了瓦片。拥挤踩踏之间,墙上的粉被蹭下,露出里面大块的石砖。

  那些邪物虽然不知去了哪里,青石板上留下的血迹却还新鲜。

  村口的牌坊倒塌了,石狮子也不见了。

  走出村子,又是溪河岸旁,梨树林间,村中小路。

  能看见地上有许多杂乱的脚印,也有泥土被推开的痕迹,有梨树被压倒的痕迹,有些都不知是什么邪物造成的。

  而那瑶华娘娘用的什么神通,邪物都去了哪,林觉仍不知道。

  ……

  这两日里,斗法显然不止此处。

  不知名的山路间有大鬼,大如房屋,嘶吼间口吐黑烟死气,可在山间移动,一口能吞马车,吃人无数。

  有道人立于山巅,口喷真火与之对敌。

  不知名的村里老鼠成河,一切陷入其中的活物都将被淹没,若陷进去,眨眼间就只剩白骨。

  有道人带来猫儿神,以戏术相辅,四处捕鼠。

  不知名的渔村水鬼作妖。

  道人巧施妙计,将水鬼骗上岸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除去。

  不知哪处妖鬼啸聚,妖怪全都是凶悍的本体,鬼怪全都是煞气深重,成了气候,作乱一方。

  有道人以一敌多,血战一日。

  黟县城中竟也闹了妖怪,胆大不已,竟然穿街走巷,入户吞人,甚至与武人捕役正面对峙。

  道人腰带酒壶,手提长剑,就在街巷城中召出天兵,就在街巷之中与这些妖怪搏杀半日,血流一地。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