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半途巧遇(求月票)

emsp;林觉忍不住眼睛一亮:

  “多谢老先生!”

  “道长客气了,走快一些,兴许还能赶得上一顿好饭。”

  “多谢多谢!”

  林觉恭恭敬敬,往旁边一让,行着礼等他们走。

  回头一看,狐狸早已在自己身边,三师兄和小师妹也收拾好了行李,带着驴子走出方框了。

  “看吧!”

  三师兄也笑了,对他们说:“我就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忧心那么多干什么?”

  两人对视,都没说话。

  天越来越暗了。

  林觉拿出一个很小的灯笼,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口中低声呢喃两句,灯笼中就亮起了光,用长长的哨棍挂在驴师兄的前面。

  小师妹盯着他看,不禁疑惑——

  怎么明明每天都和小师兄一起修行,可他不知不觉间总能学些新的法术?

  灯光只能照亮一小片范围。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

  十里一亭,五里一堠。

  二里地也就是山间一个弯。

  果然看见一个土堠。

  走过土堠,果真有条小路,通往山后的一个村子。

  等到天色昏昏沉沉,连远处的山都看不清影子的时候,便看见了远处的灯光,同时还若有若无的传来一些吹打哭喊声。

  越是走近,声音越是清晰。

  那是村头一户人家,在这黑夜里点着灯光,于祠堂内外操办着丧事。

  一行人对视一眼,提灯走过去。

  “敢问可是张玉家?”

  看见突然到来的几个道士,前来帮忙的邻居都很惊讶,连忙从祠堂中请来主人家。

  主人家却也疑惑不解。

  “道长这是?哦!我家之事已经请了道长来操办了。”主人家擦擦脸上的泪说道。

  几滴雨落在了他们身上。

  “居士误会了,我们不是来抢同行法事的。”三师兄对落下的雨点视若无睹,“我们是来自黟山的道人,出远门走到半路,刚好遇到变天,不想淋雨,听闻此间的主人是个善人,所以特地寻找过来想要借宿一晚。”

  “黟山?”

  “黟县的山。”

  “黟县?”张玉皱起眉,“那么远?你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可是以前认识?”

  “以前并不认识。”三师兄如实说道,“是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姓张讳元德,我们向他问路,他叫我们来这里借宿的。”

  “啊?”

  这人一听,却是大惊。

  惊恐之后,又有些生气。

  “你说些什么?”

  “无意冒犯。”

  “你这道士!我家本来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善人,伱若是过来借宿,客客气气的说,就算我家父亲死了,也能腾一间房让你住一晚,你却拿我死去的父亲开玩笑!”

  听到这里,身后师妹已是一惊。

  却见三师兄神情平静,依旧行礼道:

  “非也非也,我们黟山道人是有真传的,不敢说谎,我们确实在路上遇见了令尊的仪仗,又得他指引,才来此处借宿的。”

  停顿一下又说:

  “令尊可是山羊胡子,刚到胸口?仪仗可是四名小生,提着金锣,四匹马和骑马的家丁,四个童儿四个侍女,一辆两匹马的马车?”

  这人一听,顿时大惊。

  不止是他大惊,身后的人也惊讶起来。

  互相一问,竟是完全符合。

  惊讶之中,不敢生疑,只得连忙将他们当做贵客,请进家中,好生招待。

  此处还没离开徽州的范围,仍是白墙青瓦的房子,堂屋柱子上全都许多楹联,最显眼的一幅写的便是: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

  堂屋边上摆了一张桌子,灯笼斜挂,桌上一盏油灯,几个热腾腾的肉菜,一壶自酿的浊酒,三人正在闷头开吃。

  四周围了一圈的人。

  外面早已下起了瓢泼大雨。

  挞粿好吃是好吃,毕竟是干粮,热的时候还稍微好些,冷了便大打折扣,干粮做得再怎么好,哪里比得上这热腾腾的酒肉?

  无论是来为张家帮忙的邻居也好,或是张家的儿孙也罢,听说这件事情,都既惊讶又新奇,全都跑过来围着他们。

  “几位道长是在哪里遇到家父的?”

  “就前面不远。”

  “敢问、敢问家父如何?”<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