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地间自有名师

p; 忘机子神情淡淡的,继续述说:

  “人们常说呼风唤雨,但其实这是两个法术:唤雨难学,门槛极高,呼风的门槛则要简单许多,只是能起多大的风便看你的道行了。哪怕只是能于几丈之内召起一阵清风,走下山去,示于人前,也有几分道骨仙风了。”

  林觉坐着不动,小师妹也是。

  这一个月中两人多是如此,但凡是听人讲道、学习灵法时,定然专心致志,连看也不会互相看一眼,只有听完之后,才会单独讨论研习。

  “风者,天地之气流也,无形而有迹,无色而有声,其性也柔,其力也刚,能解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忘机子缓缓念叨着。

  有山风入殿来,吹动青烟乱绕,为这盛夏带来些许凉爽。

  依然持续了大半天。

  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众人全都痴迷于法术的玄妙,连午饭也没有吃,忘机子讲得也很投入,中间也没有停。

  就连门口的狐狸都听得认真。

  从早晨,到下午。

  “此法玄妙,尔等皆修阴阳灵法,可算起来,这等天地自然法术其实与五行离得近些。尔等回去细细感悟,如有不懂,可询问观中师长。一月之内如能吹起微风便算于这门‘呼风’上有天资,若是三月仍不能起风,不是天资不足、悟性不够,便是与风无缘,无需强求。”

  忘机子道人对他们说道:

  “今日初七,一月之后,七月初七,贫道再来考校你们进展。”

  说完袖袍一挥,让众人散去。

  众多小道士倒都好学,仍旧不肯离去,而是坐在一起交头接耳,互相讨论,过了一会儿,才有人起身。

  “不知饭堂留饭了吗?”

  这话一出,众多小道士这才感觉到饿,连忙爬起来,跑去饭堂吃饭。

  “师兄我们……”

  小师妹不由转头看向林觉。

  是一张十分白净清秀的脸。

  “我也饿了,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好!”

  于是起身出门,往回走去。

  抬头一看,早晨萦绕天都峰的云雾倒是散了一些,却也没有完全散去,仍留一些轻纱披在身上,云霞有无,卷舒变化,一瞬万态,观不可穷。

  只是上方的人影早已不见了。

  “师兄你听懂了吗?”

  “云里雾里。”

  “云里雾里?什么意思?”

  “没怎么懂。只是记下了。”

  “那我也是云里雾里!”

  “听起来好像很玄乎、很难捉摸。”

  “我也觉得。我怕是学不会了。”小师妹每说一句话,都感觉神情极为认真,语气十分郑重,“明天开始我还要跟着师父一起学‘齑石’。”

  “那你可得努力。”

  “那是当然!”

  “……”

  “师兄你快些学会,不要比他们慢了!”

  “认真看路。”

  “哦。”

  “……”

  “师兄你说,等我们以后学了法术,可不可以爬上那座山呢?”

  “那要看观中有没有师兄会这等法术了。”

  “我们吃了神行丹呢?”

  “不摔死定然能上。”

  “那还是等以后我们学了法术,再爬到那座山上去找神仙啊。我怕摔死了。”

  “……”

  林觉不知不觉加快了脚步。

  小狐狸在后头跑着追赶。

  此时无风无雨,正好赶路。

  很快回到道观。

  吃点东西,林觉便回了房,打开古书。

  书中多出一页字迹:

  呼风,起风之法。

  呼风唤雨皆天地自然法术,若非借助神力,便需与天地自然五行有感,玄妙莫测,有人一夜就能学会,有人一生不能企及。

  这倒和忘机子说得差不多。

  林觉捏住书页,又有声音响起。

  按书中说,这类天地自然法术应当归类于五行法术之中,可又不单单属于五行中的任何一类,若要修习,没有死办法,唯有与天地有感。随即又说了许多前人的心得感悟、各种诀窍与注意事项。

  林觉听得迷迷糊糊,似懂非懂。

  反复听了两遍,天色已近黄昏,于是放下古书,推门出去。

  本想请教一下师父与师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