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卖豆腐

  金德顺一路跟着去了学校。

  金知峻是学校的教导主任。

  他就把自家堂侄的事情给校长说了。

  校长也是认识金德顺的,自然也是笑着答应了。

  金知峻又和三年级班主任说了情况,也和一年级的老师说了原因。

  然后大丫和三丫,就被她们的班主任给带进教室,给安排了座位,并向班里的同学,介绍了她们的名字,今后要团结相处,好好学习。

  都是农村小孩,都很纯朴,得知她们的名字后,就有很多小孩上前自我介绍,说以后要和她们好好相处。

  大丫和三丫也不气馁,大大方方和同班同学玩到一起,更是虚心请教座位的前后左右同学,表示自己来的晚,不会的一定要请教他们。

  农村的小孩都实在,一听说好看又好相处的新同学要请教他们,个个都拍着胸脯,很讲义气,表示一定会帮助她们,决不藏私。

  金德顺两间教室都跑了看,见大孙女和小孙女和班里的同学相处的很好,也就放心了。

  就去学校门旁的小店,给两个孩子买了笔与本子,橡皮,铅笔刀,文具盒等学习用品都给买了两套。

  买完,喜滋滋地就给两个孩子送了去。

  同班同学艳羡地看着金德顺把东西送来,直夸大丫三丫有个好爷爷。

  大丫三丫心里美滋滋,内心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听课,争取考个好成绩,领个奖状回家回报爷爷。

  一天只上五节课。

  上午三节半课,下午两节。

  由于老师都是农村的,家里都有田地,一边教课,一边还要回家喂牛,喂猪,干农活。

  所以上课时间很少。

  早上七点半,有值班老师打预备铃,孩子们到校,不可在教室外玩耍,要早读或者把没完成的家庭作业给补写好。

  半个小时的时间,期间可以上厕所。

  八点钟正式上课,或一节语文课,或一节数学课,或连续两节语文,或连续两节数学。

  但冬日,早读时间就变成做广播操的时间,四十分钟。有十分钟上厕所的时间。

  八点二十正式上课,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下课休息十五分钟,继续上下一节课。

  上午十一点零五下课放学。

  用铁锤敲打一个挂起来的铁块,铁与铁的撞击声,也清脆悦耳,能传出两里地声音。

  回到家中,大丫和三丫表示老师上的课,她们都能听懂。

  下午两点半上课,她们两点钟从家里走,半个小时走到学校,宽宽有余。

  大丫觉得十分钟就能跑到学校。

  也就两里多路。

  不过绕大路就远点,三里多。

  走小路就近,庄稼地里的小路。

  晴天好走,阴雨天就难走。

  下午两节课,放学回家,太阳还高高挂在西边的天上。

  大丫觉得自己最好能帮家里干一点活,但是干什么好呢?

  大丫想了想,确定给家里添上一门收入才行。

  家里老弱病残,除了地里那点收入,交去公粮,若不是爷爷月月有补助,家里又添了她们四口人,只怕是过日子会紧顾紧。

  一旦妈妈怀孕,又多了一个吃饭的。

  大丫想来想去,决定拐豆腐让傻爸爸去卖,省的他在家一天天没事干,就去把力气贡献给别人家。

  这家找他干活,那家也找他干活,高兴管他一顿饭,不高兴就把他给撵来家吃。

  原因就是傻爸爱在庄子里瞎转悠。

  冬日里,农闲,村民若不外出找事做,就聚集在一起打纸牌,不来钱,但兴贴纸条,或者是顶鞋底。

  贴纸条,纸是个稀罕品。大多都是顶鞋底。

  在谁家打牌,就会把家里的旧鞋子,不管大人小孩的,都扒拉出一大堆。

  看谁顶的多。

  没广播,没电视,打牌就是一种娱乐。

  男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女人见到骂骂咧咧,家里没水了,没柴了。

  只要金明在,谁家的男人都不动,被使唤干活的,独一无二的专属,便是金明了。

  大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金德顺。

  与星期天,和金德顺一起去了垓上,买了一盘小石磨回来,还有石膏。

  那日,她在赵桥老庆子家看得清楚明白。

  做豆腐要石磨,扯白色的豆腐包布,木制的豆腐盒,木架子,压豆腐的石块。

  点豆腐的石膏。扒豆腐的大勺。

  大丫把能想的都想了,又让爷爷去赵桥去看看,学习学习取取经,学学经验。

  大丫也和爷爷一同前往观看。

  她默默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