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许家爷奶

  许笛的爷爷是大队会计,年轻的时候,给地主家的少爷当过书童,小厮。算是文化人,识文断字。

  后来,地主一家跑了,许爷爷就回了村,娶妻生子。

  “爷爷,奶奶,在家吗?你大孙女来了!”

  许军冲进爷爷家的院子,嘴里喊的是大孙女来了。

  许家人都知道,许笛在爷爷奶奶那是排第一的。

  “许军,你姐呢?”

  “奶奶,我姐在后面呢。”

  许军急着去找小伙伴玩,爷爷家,他经常和姐姐一起过来,村里的孩子,他都熟。

  “许笛,今天不上课啊?”

  “奶奶,下午有活动,我没参加。我前几天学雷锋做好事,救了个落水的小孩,人家送了不少好吃的,我拿过来给你和爷爷尝尝。”

  许笛晃了晃手里的网兜子,麦乳精,鱼罐头,肉罐头嘀哩咣啷的撞一起,声音不小。

  “你有没有怎么样,就你那狗刨的把式,还好下水救人?”

  “奶,我没事,好着呢。”

  “好什么好,要是没事,人家能送这么贵的东西,你方你奶傻呀?”

  老太太心疼坏了,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自小就招人稀罕,知道心疼人。

  “呵呵……我奶才不傻呢,我奶是全大队最精明的老太太。”

  许笛搂着比她矮不少的奶奶,感情很自然。这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让她有种错觉,像妈妈。

  许笛前世的妈妈也不是不爱她,就是思想老旧,总让她忍忍就好了。

  而记忆中的许奶奶,那可是一个厉害的老太太,相当的护短。

  “你就嘴好,一会我问问许军,看你能瞒多久。

  走,进屋,晚上奶奶给你炖鸡吃。”

  老太太看见孙女高兴,嚷嚷着要炖鸡。

  “奶奶,可别炖鸡,留着下蛋呢,一家就那么两只鸡。”

  七十年代,什么都是按计划来。

  除了猪,什么家禽都是按数养的。多了,那就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是要被割尾巴的。

  “想啥呢,家里的小鸡都是今年刚开始下蛋的。是你二奶奶家,有只母鸡,好几年,不爱下蛋了,说是要换出去。”

  许奶奶给了许笛一个你懂的眼神,这时候不让私人买卖。但是可以以物易物,俗称换出去。

  “奶奶,我赞助一块钱。”

  “不用,奶奶有钱。你爸一个月给的养老钱,我都攒着。”

  许奶奶知道她孙女手里有几个钱,这孩子上山下河的,没少折腾。

  “我大嫂之前给了一块钱,让我买糖吃,我还没花呢。”

  “你自己留着,明年高中毕业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可不能学你姐,脑袋一热,就去下乡,知道不?”

  许奶奶压低声音,又一次叮嘱许笛。

  “我可不去,我又不是没干过农活。再说了,我可舍不得离开你和爷爷那么远。”

  许笛的大姐许梅比她大两岁,高中毕业以后,正赶上上下下乡活动最火热的那几年,一腔热血,要去建设边疆。

  当时许母都给她活动好工作了,食堂的临时工,人家自己偷偷报名下乡,许母气得够呛,也无能为力了。

  “你进屋去歇歇,奶奶去你二奶奶家换鸡去。老母鸡,不爱烂糊,得多炖一会。”

  许奶奶身体硬朗,健步如飞,一会就没影了。

  许笛打量着爷爷家的院子,记忆中也有,但是和现实中有所不同。

  正房是前几年盖的,红砖的。当时许父还支援了一百块钱呢,这样的砖瓦房,在村里也没几间。

  东西的厢房是土砖砌的,房盖是茅草铺的。

  正房是四间,爷爷奶奶住最东面一间,二叔二婶住最西面一间,还有一间是堂屋兼厨房,另一间留给许笛一家住。

  后来二叔家孩子大了,许笛父母回来的时候有限,那间房子,就给孩子们住了。

  房子看完了,许笛开始转悠家里的自留地。

  现在每家都有自留地,多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

  这季节,很多菜都老了,自留地里种的多是白菜,萝卜这些秋菜。

  许笛在后院,找到了西红柿,应该是她奶种的二茬菜。

  许笛揪了一下,用手擦擦,咬一口,沙瓤的,好吃。

  赶紧摘了几个熟好的,偷渡到空间里,留种。

  韭菜地里,韭菜籽也黑了,多弄一些。找找寻寻,许笛弄了不少菜种了。

  “许笛,给你尝尝,你二奶奶家院子里的秋果熟了,可甜了。”

  听见奶奶的声音,许笛转回前院。

  “这果挺大呀!”

  “那可不,你二奶奶精心伺候一年了,宝贝的很。听说你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