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建新城

问题。

  前面清理道路,后面直接铺设混凝土,也不管是不是向两边扩散,仿佛用不完一样。理论上不是为了节约资源,混凝土直接洒到道路上就行。

  混凝土直接铺设到地面上,后面是两辆全地形车,车中间是一根金属圆柱。两辆全地形车在道路两侧运行,金属圆柱负责把中间的道路抚平。

  当第一次铺设的水泥干燥后,就会跟着铺设第二遍水泥。当两遍水泥都干燥后才会正式使用道路。虽然这么建的道路简陋,不过一般车辆通行则毫无问题。

  道路两边原本是有加油站和休息区的,这种配置是方便远行的司机提供方便。李月这边不需要加油,所有动力都是电力,充电的电池也是极高容量。

  但是这些区域李月不会放弃而是被建造成防御哨塔。上面架设双联装能量武器。行星上没有文明不等于没有生物。在原始生活的环境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野生动物。

  能量武器不需要供弹,只要有线路输送能量就可以随意射击。正是因为不用供弹,能量武器也没有副作用,就可以架设到很高的高度。每高1米就可以多看一公里。

  架设几十米的高度就可以观察守卫几十公里的范围。从新城到矿场距离几百公里,一路上有十几个这样的休息区,自然也就建造十几个防御哨塔。

  能量武器是把高能粒子定向发射出去,每次发射都需要稳定的能量供应。为了维持稳定的能量供应,李月特意在新城的边缘区域建立聚变能源提供装置。

  运输的载具依然是地鼠,地鼠可以在地下移动,也可以在地上移动。不过这种运输的效率有些低,但只是暂时的。等道路彻底修建好之后,才会使用相应的车辆负责运输。

  有全地形车作为基础,制造出专门运输用的卡车也不是难事。卡车自然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运输。四条腿跑的地鼠通过能力逆天,但是跟四轮车比明显速度不够。

  李月这边自然不会使用重载货车,而是普通的卡车。重载货车提供的是单次运量,在需要生物驾驶的时候,单次运量增加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在自动化运输的时候,单次运输量适当可以加大的增加持续运力,对道路的维护要求,对车辆的要求,对天气路况要求,对装卸等要求都可以适当降低。

  采矿场的建设也很简单,几台大型的采矿机专门负责挖,装卸的机器人负责在外面装车。为了方便采矿,矿场外面也设立有仓库,可以确保矿场时刻运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