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御史风闻奏事,无需证据!

  吴松年面色苍白,听得心惊胆战,说道:“我们没那么多钱啊。”

  程俊看着他,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六个中年商贾,缓缓说道:

  “虽然咱们没有见过面,但是看你们的样子,我就知道你们是京城中的富商巨贾。”

  “你们有的是钱,只是不想出而已,对不对?”

  七个商贾,顿时一阵沉默,许久,吴松年咬了咬牙,说道:“长安伯,你看这样如何,您行个方便,让我们把手中的这些宝钞,全部兑成现钱,我们一定不忘您的大恩!”

  程俊呵笑道:“你当我这里是西市,还是东市?”

  “我的长相,跟东市令、西市令很像吗?嗯?”

  吴松年连忙道:“不像不像。”

  程俊收敛起笑容,盯着他道:“那你们找我兑钱作甚!”

  “要兑钱,去东市和西市兑!”

  吴松年道:“东市、西市已经关门了。”

  程俊摆手道:“那就等东西两市开了门再去。”

  吴松年苦笑道:“可是,我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万一拖个一两年,我们就倾家荡产了!”

  “是啊是啊!”吴松年身后的六个中年商贾纷纷苦笑附和。

  程俊啧了一声,“听你说的,我还以为是我要倾家荡产。”

  “倾家荡产的是你们,又不是我,我不怕。”

  吴松年再次哀求道:“长安伯......”

  程俊肃然道:“行了行了,别嚎了。”

  “就你们这个态度,换做是谁,也不会帮忙。”

  吴松年闻言,心头一动,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赶忙道:“还请长安伯明说,我们要怎么做,您才肯帮忙?”

  程俊沉吟两秒,并没有回应,而是看向了李承乾,问道:“殿下,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承乾心领神会,对着吴松年道:“你们告诉本宫,这钱庄,是谁让你们开的?”

  听到“本宫”二字,七个中年商贾大惊失色,能称得上本宫的,还如此年轻,那就只有一人,当今的太子李承乾!

  吴松年跪直了身子,抱拳说道:“好叫太子殿下知晓,是我们看开钱庄赚钱,自己想开的。”

  程俊啧啧道:“我看你是想不开。”

  说着,他背着双手,来到吴松年身边,俯身盯着他的眼睛,说道:“你知道当今圣上,现在有多恼火吗?”

  “就是把你大卸八块,当今圣上的气都消不了,得把你拼起来再大卸八块才行。”

  吴松年脸色大变,“陛下生这么大的气?”

  李承乾质问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吴松年慌张道:“草民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程俊道:“那我就明说了,陛下置设‘大唐钱庄’,目的是为了充盈国库,结果你们也开钱庄,利息还比‘大唐钱庄’的高,让存钱的百姓,取走了存进大唐钱庄的钱,转头存进了你们的钱庄。”

  “换做是你们,你们开了个杂货铺,有人在你们店旁边也开了个杂货铺,你们店里卖的东西,他也都卖,卖的还比你便宜。”

  “你们会怎么想?”

  程俊看着他们,问道:“你们会不会觉得,这人是在跟你对着干?”

  吴松年脸色一变。

  他身后的六名中年商贾也是神色大变,慌乱起来。

  程俊接着说道:“当今圣上,就是这种想法,人啊,怎么能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还不自知呢。”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陛下不打算处置你们。”

  程俊话锋一转,给他们喂了一颗定心丸,“知道陛下为什么没有处置你们吗?”

  “因为这钱庄,朝廷开始并没有明文规定百姓不能开。”

  “陛下宅心仁厚,就没有追究。”

  程俊扫视着他们的脸色,说道:“也幸好因为陛下的这个善念,才把胡商给躲了过去,不然这些胡商,将会把钱,存到大唐钱庄。”

  程俊感慨道:“那么多钱,就是往外借,一时半会也借不出去,可是利息是每天都算的,真到下个月,朝廷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你们啊,算是替朝廷顶了一记响雷了。”

  吴松年听得不知该把心放下还是该提起来,欲哭无泪道:“长安伯的意思是,胡商当真存了那么多钱?”

  程俊淡淡道:“那还能有假?”

  这嘴是真严啊......李承乾心里想着,程俊说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那么多宝钞,是真的,确实有这笔钱,你们这些商贾等着付利息。

  吴松年回头看向了其他六人,和他们商议了一下,随即望向了程俊,问道:“长安伯,我要是跟您说,是谁让我们开的钱庄,您就会放我们一马?”

  程俊皱眉道:“我不是养马的,你们也不是马,谈何放与不放?”

  “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去东市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