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李世民的忧虑,上苍警示朕做什么啊

  甘露殿外。

  李世民神色凝重的看着殿门,沉声问道:

  “阿难,现在地动几次了?”

  张阿难道:“已经五次了。”

  李世民喃喃道:“这么一会功夫,竟然已经地动五次......”

  五......

  难道上苍是在警示朕,这次对五姓七望的处置,不对?

  难道,朕惩治他们,惩治错了?

  不应该啊,朕惩治他们,绝对没错,可是上苍为什么要警示朕呢?

  李世民思索着,下一秒,脚下再次地动。

  六次......对不上了。

  李世民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眉头却还是拧着。

  “阿难,你说为什么今天会突然出现如此频繁的地动?”

  张阿难摇头道:“奴婢不知。”

  李世民看着他问道:“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张阿难赶忙道:“奴婢是真的不知,也不敢妄加揣测。”

  李世民闻言知道他不敢说,不再为难他,说道:“召太史令庾俭,太史丞傅奕入宫!”

  张阿难应了一声遵旨,便快速朝着太史局走去。

  太史局,也是后来的司天台、钦天监。

  局内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

  太史令是太史局的一把手。

  太史丞是二把手。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一个穿着绯红官袍,一个穿着绿色官袍,跟在张阿难身后,朝着这边走来。

  “臣太史令庾俭,拜见陛下。”

  “臣太史丞傅奕,拜见陛下!”

  来到甘露殿外,二人同时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李世民上前扶起他们,望着二人,他们二人,一个八十岁,一个七十四,都是高龄,走起路来,却带着风,显然长寿有道。

  李世民看向太史令,又看了看太史丞,问道:“庾爱卿,傅爱卿,你们也看到了,今日频繁出现地动,你们说,这是何原因?”

  庾俭声音苍老,语气不急不缓说道:

  “自古以来,地动之时,必是天下出现了乱象,因此上苍降下了警示。”

  “老臣以为,上苍之所以以地动示警,是因为太上皇的缘故。”

  李世民眉头一皱,却没有反驳,而是听他继续说。

  庾俭继续说道:“太上皇不居殿宇之中,而在太医署之内,天子困于其中,上苍因此震怒,是故降下警示。”

  “老臣以为,应当将太上皇请回宫内,居于其中,如此一来,便是应上苍之警示,地动自然而消。”

  “......”

  李世民抿着嘴唇,没有应声,他这时想起来,这位太史令,是太上皇李渊一手提拔上来的。

  在这时候,他说这番话,动机太明显了。

  太史令都是如此,不难想象,其他人会是什么样子。

  整个朝堂上,有心之人,怕是都会借着这次地动上书言事了。

  李世民望向一旁穿着绿色官袍的傅奕,问道:“傅爱卿,你以为呢?”

  傅奕声音洪亮道:“庾太史刚才说,此次地动,是因为上苍震怒,臣深以为然。”

  “但是,臣不认同庾太史说地动是因为太上皇而起。”

  傅奕神色肃然道:“臣以为,此次上苍震怒,是因为陛下放任胡佛所致。”

  “若是陛下能降旨,使胡佛退还到天竺,沙门放归于桑梓,必可平息上苍之怒。”

  庾俭斜眼看了一眼傅奕,没有反驳他。

  六年前,也就是武德七年时,傅奕上书《请除释教疏》,因此还跟宋国公萧瑀在朝堂上唇枪舌剑,激烈论争,气的萧瑀破口大骂,说地狱就是为傅奕这样的人而设。

  总之,一旦牵扯到反佛,傅奕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的不行。

  这时候反驳他,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朕明白了,你们先退下吧。”

  二人不再多说,行了一礼道:“臣等告退。”

  望着他们两个人的背影,李世民揉了揉眉头,说道:

  “阿难,去叫将仕郎李淳风过来。”

  贞观元年时,二十五岁的道士担任秦王府记室参军的李淳风上书,对《戊寅元历》提出十多条意见,李世民大为赞赏,采纳了多条意见,同时授予李淳风文散官中的九品将仕郎官阶,让他在太史局任职。

  李世民对他印象很是深刻,此人年轻,正好又在太史局,觉得叫他过来问一问,应该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张阿难再次离开,很快带着二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