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由戏志才接替荀彧,作为接下来行动的谋主。

  根据军部的内部消息,段宁手下的副将马腾将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孔融不能接受西凉军进城,但刺史到访,他孔北海自诩忠孝,若是还不放人,那便是谋逆,段宁的军队可以光明正大的打进去。

  既然拿下北海国不需要谋主,那么改换戏志才,必然是为了接下来的行动。

  他第一次实战,帮助段君推掉了乐安国和齐国两个封国,虽然止步于北海国,但对于一个还未满十六岁的少年郎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出彩的成绩了。

  可他内心却并不满意。

  戏志才也就比他大两岁而已,却能作为河阳之战的谋主,那可是击败董卓,改变了时局的大战啊!

  荀彧内心暗暗较劲,不管接下来曹侯的动向如何,粮食总是军民大计,若是这宅院里的先生真有畜鸡之才,纵使需要他用鸡屎洗澡才能出山,他也是愿意舍生取义的!

  于是荀彧眼睛一闭,抬手叩门。

  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怀里抱着两只鸡,红着眼睛开了门,正好与荀彧四目相对。

  “我,我来是想问先生这鸡……”荀彧结巴道,视线扫到那两只鸡,眼膜翻起,鸡喙微张,再看男人的表情,便知自己失言了。

  “你来迟了。”男人道。

  “……节哀。”荀彧真诚地哀伤道。

  男人叹了口气,道:“算了,便宜卖你,你买么?”

  荀彧眨眨眼,哀伤的表情还没收回去:“啊?”

  郭嘉翻白眼道:“你不是来买鸡吗?”

  说完他一手抱着两只死鸡,一手推开柴门,让了身位:“请进吧,里面也有活的。”

  荀彧直觉此人甚是古怪,上一次见到这么古怪的人,他被骗得很惨,因此他借着拢袖的姿势,手摸上袖袋中一只竹管。

  竹管里面放有一种特制的粉末,能朝天上发出信号,随他进京的护卫队就在村口的树林里,因为担心惊扰到村民,所以他才独自进村。

  男人浑身散发着怪味,衣服黑糊糊的,几乎看不出原本的形制,荀彧和他隔了一段距离,跟着人绕过前院,终于见到了村民所谓“与人同住”的鸡。

  果然,并没有像村民说的那样夸张,这鸡虽然不栖与树上,但也只是住在一间有顶的竹屋内,屋子很矮,人要冒着腰才能进去,四面有窗,但是被封上了,男人抱着鸡进去,在里面招呼他。

  “来,阿文的姐姐阿学很不错,天天下子,你要不要看看,他的兄长阿奋很漂亮,声音也很亮,每日最早打鸣的就是他,你想要哪种?”

  荀彧傻眼:“你给鸡取名?”

  郭嘉点头,如数家珍:“我孤身在此,他们就是我的朋友和家人,每一个都有名的,阿进、阿恪、阿勉、阿旭……”

  荀彧总算明白这人身上的古怪来自于哪里了。

  此人识字,便是给鸡取名,用的都是顶好的字,一个识字的人,却独自一人来到这村里,畜鸡为生,怎么不古怪呢?

  于是他有心试探道:“舜父夜卧,梦一凤凰,自名为鸡,鸡乃凤凰子,当栖于枝头,怎能宿于幽篁呢?”

  郭嘉仿佛没听懂一般,对这位衣着华贵,仪态端庄的少年郎道:“人住在屋子里,就不会担心有盗贼,鸡住在棚舍里,就不会担心有豺狼,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栈鸡多食少动,又有屋子住,自然长得快,产子多,我反而疑惑,为何大家都选择树养,而不栈养呢?”

  “那是因为,大家都没有选择。”

  荀彧斩钉截铁的回答令郭嘉一愣。

  他不是没领会到少年的意思,但从少年衣着和言行,不难出其士族身份,他刚才一个顶级门阀士族帐下离开,无意再跳一个火坑。

  而荀彧这边,则认定郭嘉是一位隐士,只是不想卷入纷争,才寻到太行山下的僻静村庄,偏安一隅,因而恭敬拜服道:“多少百姓终其一生,都得不到一处遮风避雨的屋子,更何况是家禽呢?先生大才,能使家禽过上人的日子,何不随我的主公一起,将这样的生活,带给更多的人?”

  少年言辞恳切,明亮双目里是几乎满溢而出的真诚。

  郭嘉隐约预感到,自己又要跳坑了。

  上一次,就是信了荀友若的鬼话,再加上袁绍那厮,表面功夫确实到家,他才投了袁绍帐下。

  结果力荐他投奔袁氏的荀谌自己先溜了,袁绍只因为他没完成求娶的任务,就罚他去为军中养大鹅!

  他受不了袁绍的侮辱,提着那两只从长安带回来的无毛大雁,赌气一般,在太行山下安定下来,开始尝试养家禽。

  没想到这一养,直接刷新了他的天赋树,他内心更是忧愤。

  我郭奉孝,就是养鸡,也能养出名堂来,是你袁绍识人不清!

  可人就是会两次掉入同一条河,他被荀彧的真诚打动,试探道:“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主公是谁?”

  荀彧踩着鸡屎,昂着下巴,自豪道:“我乃颍川荀氏子彧,我家主公,正是当朝司隶校尉,不其县侯曹班!” ——

  “好一个司隶校尉,不其县侯!”

  冀州治所邺城,刺史府上,袁绍坐上首,而他左下首第一席,正是他口中斥责之人的兄长。

  曹操不顾谋臣钟繇、荀攸等人的反对,带着兵从兖州赶来,和袁绍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