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喷水的声音。

  “你从哪得出的结论?”

  随即段宁又反问道:“不对,你这么惊讶做什么,喜欢我的人海了去了,多他一个多正常。”

  曹班有种突然得知同事是夫妻的惊悚感:“你,你,你还知道?”

  段宁大方点头,可惜曹班看不到:“知道啊,我又不瞎,但我没那个意思,也没给他希望,都是成年人,怀揣一点浪漫感情挺好的,又不影响工作,他不是一直控制得挺好吗?”

  曹班讷讷点头,可惜段宁也看不到:“你,要是对谁有那个意思,一定要告诉我。”

  “嗻——”段宁笑道,“司隶校尉侯爵大人。”

  虽然马日磾被尚书台以越级上报的由头,罚了两个月俸禄,但很快,一份由军部转送尚书台审定的人事调动方案,让马日磾等一众劝进者安下了心。

  军部拟定,由马腾任青州刺史、游树任徐州刺史,段宁为兖州刺史,后升州牧。

  在马日磾看来,这份文书一旦公告天下,基本就等同于开战宣言了。

  曹班的势力版图,目前只有青州北海国以西的部分,段宁的军队正在那里,拿下北海国只是时间问题,方案中,段宁会凭借在青州的战功升任州牧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徐州有黄巾之乱时朝廷任命的刺史陶谦,游树要想坐实这个刺史位置,只能自己去打。

  兖州东郡的曹操是曹班的兄长,他斩杀了前任刺史刘岱,与曹班的泰山郡仅仅隔了一个东平国,这本应该是好消息,可惜乱世没有兄弟情,曹操舍亲求邻,与袁绍交好,而袁绍又是曹班统一北方最大的敌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二曹恐怕和二袁一样,难逃一战。

  事实上,这份文书确实等同于战书了,但尚书台以最高级别的涉密文件来办理,还附加了作战方案——人事任免通常不会如此啰嗦,这就导致文书从军部到吏部,征求意见,调整内容,再次征求意见,前后没个半年是发不出去的。

  这是曹班无奈之下,安抚人心的缓兵之计,战争不是几个大臣上下嘴皮一碰,激得上位者热血沸腾,说打就能打的。

  且不说刚刚击败孙坚,收回洛阳,需要时间休整,二京之争时期,袁绍没有给王允一兵一卒,反而还在王允死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当初,王允立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为帝,刘虞就派了一队兵马,给儿子称帝撑场面。

  结果刘和死了,刘虞的兵马在河内郡被袁术的人抢走,成为袁术南逃的最大助力,这事和洛阳易主前后脚发生,袁绍便顺势将事情栽赃到曹班头上,说是曹班助袁术劫了人。

  儿子没了,兵马没了,还都是因为那个曹君实,这下刘虞便彻底倒向了袁绍。

  而曹班想出兵打袁绍,统一北方,就必须保障南边的汉中和西边的羌胡不作妖,还要确保势力范围内民生不乱,她不可能像某些军队以人肉充军粮,粮食供应也是一个大问题。

  胜利的果实越诱人,失败的代价就越惨痛。

  姐姐曾说,若有千人仰仗你谋生,你就不得不殚精竭虑,言行举止处处小心,如今她治下有百万之众,私下里,她会因为忧虑,而感到生理性的疼痛,一呼一吸都艰难无比,但她没有想过放弃,就像前世最痛苦的那些时日一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每回望,她都不曾为过去的选择而感到后悔。

  第179章

  太行山下,头戴斗笠的少年踩着泥泞的融雪,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处位于山南的农舍。

  还未进院子, 少年就听见屋后头有人在唤。

  “阿文——”

  “阿武——”

  “你们不要死啊!”

  那声音凄惨哀婉,少年迟疑:“先生还有其他兄弟?我恐怕来得不是时候……”

  “哪有,您来得正是时候!”带路的村民扬起大大的笑脸,与之相对的,是院内一声接着一声的嚎哭。

  “这……”少年看了看日头,似乎想改日再来,村民得了少年的赏钱,连忙殷切地,解释道:“使君莫怪,这人是有些疯病的,他家哪有什么兄弟?他就是一个人来的,来时连个包袱都没有,只提了两只没毛的大鹅,村里寡妇心疼他年纪轻轻的,才便宜租了这院子给他。”

  少年闻言,想着来都来了,踮起脚,四下看了看。

  “我见这院子,怎么连棵树都没有?”

  他从北海国去长安,路过此地, 听闻有善养鸡者, 家中畜鸡百余头, 卖鸡及子,得钱千万, 特来求教。

  “哎呀,使君有所不知!”村民表情夸张道,“他家的鸡都不睡树上,而是和人一样,睡屋里头!”

  “说了不要唤我使君。”少年皱眉,“人和禽兽住一起,不脏么。”

  “阿文——阿武——”院子里又传来呼声,一声比一声哀切,“你们不要抛下我啊——”

  “他家真没有兄弟?”这哭声情真意切,少年都有些动容,“你莫不是在诓我?”

  村民乐呵呵道:“使君哪里的话,那我就陪使君到这里了?我家里头的催着我把锄头修了,我得赶紧的,不然又叫那婆娘以为我去混日头了。”

  少年只得点点头,下定决心,转身叩门,手差点就摸到门上的鸡屎,硬生生吓得他倒退三步,再次对进入这间院子,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站在院门口的少年,正是进京复命的荀彧。

  北海国的国相孔融拒绝放段宁进城,军部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