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
  可如果她们只能够活到30岁? 40岁呢?

  会不会有一天,帮助姐妹俩的玉佩,向她们讨要代价呢?

  她们必须抓紧、再抓紧。

  能在她们这一代完成的事情,便尽全力去做吧!

  段宁的军队绕城一圈后,在百姓的欢呼喝彩声中,出了城门。

  曹班将姐姐送到渭桥边。

  战争结束后,渭桥改成了码头,长安百姓欢送姑臧君的军队离开,又迎来了满载各地优秀学子的大船。

  诸葛亮在冬天的时候,乘坐木船,抵达了长安。

  第157章

  “阿害,我再和你说一遍,这些事情很重要,记不住的话,小命都会丢掉!”

  洛水河中央,一艘小木船上,两个衣着简朴的年轻人在甲板上吹冷风,个子高一些的那个,对着个子低一些的苦口婆心叮嘱,个子低的那个一脸憔悴。

  两人都没想到坐船居然这么难受,在船里面晕得想吐,在船外面吹风又冻得慌。

  “我们到这里, 是要和潜伏在北学府的探丸郎王信接头, 王,信, 你记住了吗?”

  兄长陈辛是弟弟陈害的监视者,弟弟晕船的症状比自己更严重,因此陈辛便想办法说话,岔开弟弟的注意。

  陈害和陈辛两兄弟, 是洛阳派到长安的第六批探丸郎,也是最后一批,到目前为止, 所有的探丸郎都没能完成任务,唯一潜伏成功的王信, 据说是长安北学府的佼佼者, 至今不敢暴露身份。

  原本,洛阳的探丸郎,在主公袁绍放弃讨董后,就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了,但是这几个月不知为何,洛阳朝廷的王司徒府突然与他们接触,有了资金后,探丸郎这才死灰复燃,再次运作起来。

  因为洛阳和长安关系紧张,运粮运货的大船在洛水航行需要经过两边严格的排查,第一批任务失败的探丸郎,据说就连船带人在洛水上失联的。

  他们的小船得到洛阳的方面的放行,顺利抵达渭桥码头后,见到码头附近还是有不少船只停泊,兄长陈辛总算是松了口气。

  和他们一起下船的人,有些是自己乘船来长安奔亲,有些是被长安官方的船拉过来的,个个衣衫褴褛。

  陈辛和陈害离开洛阳前,吃了顿饱饭,但是也饿了两天了,下了船之后,人还是晕乎乎的,脚底打飘,陈害状态还不错,陈辛咽了咽口水,似乎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有穿着武官衣袍的士兵走过来,示意他们跟着人群一起排队,

  码头旁边是两排泥屋,有的前面有人,有的没有,屋子上面挂了牌子,但是陈辛不识字,他歪着身子看了看,队伍前方,两个小吏带着半幅挡住了口鼻的白色面罩,坐在一张高脚木案后面,对新上码头的人进行盘问。

  “遮住口鼻,不会被捂死吗。”陈害也跟着兄长一起打量着那两个小吏。

  探丸郎有一种夺命方法,就是用多层麻布长时间捂住人的口鼻。

  陈辛不知道怎么回答弟弟,兄弟俩都没有离开过洛阳,因为知道任务的危险性,他对这里陌生的环境十分警惕,人也不自觉地有些紧张。

  尤其是见到两个士兵,架着一个没有通过排查的士兵离开后,陈辛更是心如擂鼓,不停在心里默背自己的假身份。

  “姓名,籍贯,来做什么的?”带着面罩的小吏一出声,陈辛才发现,这居然是个小女郎。

  他告诉自己要镇定,不过是面对一个孩子而已。

  “陈辛、陈害,我们是两兄弟,并州人,是来……考试的。”

  “考试?”小女郎皱眉,陈辛心快跳到嗓子眼了。

  “是今年六月的考试?”

  “正是正是。”陈辛一边说,一边将衣服里细心保存的海报取出来,展示给小女郎看。

  小女郎接过海报,只看了一眼,立刻便立刻拿给了旁边一直没吭声的另一名小吏,很快,两人同时抬头,小女郎一改之前严肃的态度,对两人亲切起来。

  “原来是学士的家人,距离考试还有不到半年了,正是诸学士们紧张的时候呢,两位来可能也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在城里生活不方便的,都可以来城西找我,我就住城里。”

  陈辛闻言,稍稍松了口气,问道:“长安城的规矩多吗?”

  小女郎笑道:“倒也不能说多吧,只能说,和别的地方不大一样,两位适应了之后,就会喜欢上这里的。”

  问话总算结束,小吏告诉他们,需要在码头的屋子里住三天,才能进城,陈辛刚想拉着弟弟离开,陈害突然皱了皱鼻子,陈辛立刻小声问道:“可是发现了目标的踪迹?”

  他顺着陈害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衣,带着白帽的人,抱着一只大桶从一间屋子里出来,桶里冒着腾腾热气,稀粥的香气正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小女郎见状笑道:“两位郎君从并州而来,一定饿坏了吧,粥棚的粥头三日都是免费的,二位快去排队吧,晚了就凉了。”

  到了第四日,陈氏兄弟这一批抵达长安的人总算被放行入城,可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来到码头的第一天,小吏手里关于两人的信息报告,就已经通过情报网,传到了曹班的案头。

  陈氏兄弟进城后,便直奔北学府,北学府的位置长安城没有不知道的,他们到了学府门口,一个老妇人主动走上来,问他们何事。

  “现在是授课时间,若是寻人,我可以为二位通传,若是要办理入学手续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