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这一切呢?

  人一旦迷茫,就会变得胆怯起来。

  他开始穿着护甲出行,对身边的人也开始投以怀疑的目光。

  于此同时,他又在弘农筑起高墙,杀死弘农本地世家的男子,将女子们都掳到弘农的郡守府,仿照洛阳皇宫的西园,扩建官府的后花园,将那里筑造成专供自己享乐的地方。

  一边是恐惧和畏缩,一边又是恣意和膨胀。

  极端的奢靡掩盖极端的不安。

  渐渐地,李儒等谋士不再劝他休养生息,备战御敌,反而不断告诉他,城墙如今有多高,防御有多牢固,城内的粮食就算是吃上十年,也吃不完。

  五月,午宴后的郡守府邸,酒气氤氲,熏得人昏昏欲睡,董卓召李儒送来的姬妾回房小息。

  这名姬妾不是弘农人,董卓不会让本地世家的女子进入他的卧房。

  李儒将她送来时,告诉她,相国不会留人过夜,侍奉相国的女子也不会活到第二日。

  在女子惊恐的目光中,李儒给了她一枚糖丸

  “相国房中没有利刃,糖丸内有一枚金针,这是你唯一活命的机会。”

  宴席间,糖丸在女子口中已然融化,女子口含金针随董卓入内。

  趁着董卓阖眼昏睡之机,将金针狠狠扎入其左眼。

  董卓因为剧痛而惊醒,直接将女子踹下了榻,女子逃跑不及,董卓大喝叫人,门外侍卫冲进来,没有去擒那名女子,却是拿着戟刺向了董卓。

  然而董卓身穿护甲,士兵力气不够,只是勉强伤了他的手臂,董卓暴怒之下,却是力大无穷,一把将戟抢了过来。

  其他士兵眼看董卓得了兵器,围着董卓,一时进退两难,董卓挥戟就向一名最近的士兵冲过去,却感到步伐一滞,低头一看,那名女子不知何时扑了过来,死死抱住董卓的脚踝。

  董卓一气之下,挥戟刺下去,正中女子后背,黑色的血液汩汩涌出,可女子就是不放手。

  一名士兵眼疾手快,冲上前,砍中了董卓受伤的手臂,又一名士兵大叫着闭眼提刀冲上来,挥刀就是一顿乱砍。

  后院的动静很快惊动前院休息的牛辅和李傕,两人带着侍卫急忙跑到后院,李儒却在这时悄悄离开的太守府,直奔董卓安置家人的别院。

  牛辅和李傕忠心于董卓,李儒必须控制住董卓的家人,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李儒的计划天衣无缝,蔡邕得知行刺成功,立刻动身离开李儒的府邸,他要趁着城内还未戒严,离开弘农,前往陕县通知段宁。

  看守东门的士兵早已被李儒更换为自己人,蔡邕架着马车向城门方向狂奔,远远看见一对母女被士兵们拦下了。

  蔡邕停下车架,见那妇女虽然穿着仆役的衣服,言行举止却不似平凡人家,便向士兵们出示了李儒的印信,询问母女的身份。

  “回大人,她自称是在杨氏府上做工的,我看着可不像。”

  牵着女孩的妇人闻言,目光越发闪躲。

  董卓临朝后,弘农杨氏的当家人杨彪坚决避辞不就,离开洛阳前,他的官位是太中大夫。

  董卓来到弘农,杨彪带着杨家部曲抵抗,被董卓亲手斩杀,他的幼子杨修也不能幸免,历史上四世四公的弘农杨氏,就此止步于四世三公。

  这对母女很有可能是从董卓府上逃出来的,若不是这处城门是李儒的亲信,恐怕今天就要命丧于此了。

  蔡邕起了恻隐之心,对那母女俩叹道:“今日遇上我,也是二位气运好,既然天意如此,我便带二位出城吧。”

  蔡邕让出车架给母女,那妇人又惊又喜,连连谢过蔡邕,拉着小女孩要上车,可那女孩却是不肯。

  “这车轮不是皮的,我不……”

  女孩话还没说完,便被她母亲捂住了嘴,蔡邕牵着马走在前面,回头见女孩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哭过,恍然间想起自己女儿小时候的模样,走过来,蹲下身,对女孩道:“我送你们到姑臧君处,去寻一名叫昭姬的阿姊,她会送你们到安全的地方。”

  他本意是安慰女孩,却没想到,女孩听了他的话,鼻子一抽,表情有些怪异的狰狞起来。

  第145章

  一声惊雷炸响,银紫色的霹雳长龙破开层层乌云,游向骊山的方向。

  刘辩被惊醒,猛然坐起身。

  手摸到身旁的小布犬,连忙抓到怀里紧紧抱着,小犬的黑玉眼珠映着他惨白的脸色。

  他的里衣已经完全湿透了,屋内的炭盆还燃着火星子,他下了榻,走到炭盆边,想了想,将小犬放在炭上,弯下身,将炭盆端起来。

  他的屋子没有关门,隐隐约的吵闹声从四面八方传进来,他慢慢挪到门口,放下炭盆,抱起小布犬。

  小布犬雪白的四足沾上了炭灰,他拍了拍,拍不掉,触手很烫,于是他用手抱着小布犬的两只前足。

  出了自己的小院,他看见了许多戎装的大人,他们来回奔走,表情严肃地吓人,没人注意到他,他便偷偷跟在其中一人的后面,进了一个房间。

  这间屋子里有更多的人,穿着各异,还有编着发辫的羌人,他只一眼就看见被人群围在中间的曹师,于是高兴地踮起脚,双手举起小布犬。

  “曹师!”

  曹班正紧急召集手下军士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