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好听。我捐三百!”

  “那我三百五十件!!”

  这见报的事,谁想落于人后呐?

  若是捐赠的数目太磕碜,不好看不说,难免遭人奚笑。

  这见报本是一件出风头的事,到时候可就变成倒霉事一桩了。

  …

  于是乎,也便有了今日的见报。

  所不同的是,后头二爷竟一口气捐赠了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

  不仅如此,二爷还说服了符城商会的众多大老板,参与了这次捐赠。

  声势之浩大,是始料未及的。

  他也是今早在看见报纸之后,才终于明白,二爷那日在办公室同他所说的——

  “好,我答应你。替你演好这一出开场戏。不仅如此,我还给你送上几副锣,几面鼓。让你这出戏,唱得热热闹闹,博一个满堂彩。”

  这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同分量。

  …

  阿笙将那日他去游说几位掌柜的、老板的事,捡了大致的,比划给爹爹瞧。

  阿笙比划的时间有点长,这会儿厨房恰好不那么忙,大家伙今,便纷纷围上前。

  乔德福也在上,瞧见阿笙的比划,当师傅的激动地揉了揉爱徒的头,“阿笙,你这脑子,可真是好使啊!”

  方庆遥矜持地微一抬下巴,“那是,你们也不看看,是谁生的。这孩子随我,这聪明劲啊,是真没话说。”

  方庆遥这话一出,大家伙忍俊不禁,厨房里笑成一团。

  …

  发放冬衣同被褥的地点,就在符城城西,是城外流民,以及城内一些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聚集栖息的地方。

  发放捐赠那日,巡捕房派了人前来维持秩序,便是符城商都派了安保队,以免有人因为强抢物资,闹出什么事来。也是为了有人浑水摸鱼。

  善事反变坏事。

  由长宁街上几位掌柜的、老板们以及家眷或者是亲朋们,亲自给需要捐赠的百姓发放物资。

  “谢谢,谢谢孙掌柜的。”

  “多谢萧太太。萧太太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您同萧掌柜的,定然能够长命百岁的。”

  “哎,老人家,言重了,言重了。这件冬衣,还请拿好,啊。“

  “不客气,不客气。大家都是同胞,为同胞们做点事,是咱们应该做的,啊。”

  …

  阿笙也来到了发放物资的现场。

  他瞧见许多衣不蔽体,身上打着众多补丁的百姓,眼里头闪着泪花,珍重地捧着冬衣,抬手抹去眼角的湿痕。

  太好了,这一回,符城的百姓可以安心地度过这个严冬了!

  阿笙无意出风头。

  他见现场秩序井然,便“我听说,是你说服的商会的主事,由长宁街此次处于捐赠的掌柜、老板给大家伙发放物资。”

  声音有些熟悉。

  阿笙转过头,只见梁公子穿着不知何时,站在他边上。

  “你倒是会卖人情。知晓今日会有记者前来采访,便安排那几位掌柜出境。这可比那刊登在广告版面的姓名同捐赠物资要显眼得多了。”

  毕竟,图片是最为直观的。

  而且,这几位掌柜、老板既是亲自出面发放物资,自是少不了要对其中两三人进行采访,如此,又有了文字记录。

  这善事,做得着实“不亏。”

  阿笙比划着:“既是做善事,让更多的人瞧见,又有何妨?”

  “既是如此,为何你自己不出面发放物资?这种出风头的机会,你不想要?”

  阿笙不答。

  不是所有人做善事,都“别有居心”的。

  “店里忙,梁公子,我先告辞。”

  阿笙朝梁学义拱了拱手。

  梁学义是真不懂。

  在报社的这些日子,他见过太多的“善事”,可不带一丝目的做善事的,他还真没怎么见过。

  “哎,别走啊——”

  梁学义将人给拦住,“我很好奇,倘若没有南倾替你将这旗子扯起来,你当如何?”

  若不是南倾一口气捐了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此事定然引不起这般大的关注。

  “像钱庄借钱,将旗子扯起来。”

  既是决定要去做,阿笙便不可能将希望全托在二爷身上。

  他至今不知二爷这隆升究竟是赚了钱,还是在亏钱,若是二爷有难处,他定然不会强求。

  梁学义深深地看了阿笙一眼,“值得么?”

  阿笙眼神坚毅,“能够救上上百,乃至上千人的性命,梁公子说,值不值得?”

  “好。我见你当真

上一页下一页